南昌市小学怎么转学

无就将法 2025-08-05
回答数 2 浏览数 347
首页 > 小升初转学 > 南昌市小学怎么转学

共2个回答

 命中注定 命中注定
南昌市小学怎么转学

各位南昌的宝爸宝妈们,注意啦注意啦!最近是不是被娃转学的事儿搞得头都大了?别慌别慌,今天咱就来唠唠南昌小学转学那些事儿,保证让你听得明明白白,再也不用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啦!

其实啊,南昌小学转学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总的来说就是“县里管事儿,网上办理”,不是你想转就能转,得有条件,还得按规矩来。你知道吗,这政策就像咱南昌的拌粉,料得下对,步骤得做对,不然味道就不对啦!

那啥时候能转,啥时候又不能转呢?这可是个大学问。

先说能转的情况哈,比如你家娃本来在民办学校上学,想转到公办学校去,这叫“民转公”,可以!要是你家娃是南昌户口,之前在外地读书,现在想回南昌,这也行!还有哦,爸妈来南昌打工,娃想跟着来主城区上学,这叫随迁子女转学,没问题!要是你家房子卖了、拆了,搬到别的区住了,那也得转学不是?最后就是那些有“特殊身份”的,比如军人叔叔的孩子、超级厉害的人才的孩子,政策也会照顾到。

那哪些情况转不了呢?你可听好了啊!主城区或者县城里的公办学校之间,想互相转?门儿都没有!还有就是六年级、初三这种毕业班,原则上也不给转,除非你要回户口所在地,那另说。你想啊,都快考试了,瞎折腾啥呀!还有哦,要是学校班级人都满了,像挤公交一样挤得不行,那也转不进去。最后,想转民办学校,或者没学籍、材料造假的,那更是想都别想,系统直接给你“打回原形”!

好,那符合条件了,咋办理呢?现在都时髦得很,线上搞定!第一步,你得上网,要么登录南昌市教育服务中心网站,要么在昌通码上找教育服务,然后点“中小学转入就学”,把信息填好,材料传上去,记住啊,只能提交一次,可别手抖点错了!然后呢,学校会审核,材料齐、学校还有空位子,那就差不多了,要是不行,人家就给你退回来,而且退了就不能再申请了,所以第一次就得弄好,跟找对象似的,看准了再下手!学校觉得行,再交给教育局复核,教育局也点头了,学校就会喊你家娃去报到,最后学校会把学籍这事儿搞定,你就等着娃上学就行啦!

时间方面也得盯紧了,错过可就拍大腿了!参考2024年暑假的安排,申请时间一般是开学前三周到前一周,每天九点到五点,跟咱上班时间差不多。然后学校和教育局审核大概要一两周,结果出来也快,一两天就告诉你。所以啊,千万别拖延症犯了,不然神仙都帮不了你!

材料嘛,更是重中之重,少一样都不行!户口薄、房产证或者租房合同、居住证,务工的爸妈还要用工合同和社保明细,特殊情况的还要特殊证明。这些材料就像咱炒菜的调料,少一样味道就不对,所以一定得准备齐全,而且必须是真的!你要是敢造假,那后果可是很严重的,申请肯定泡汤,以后想转也难了!

选学校也有讲究,不是你看上哪个就能去哪个。首先看你家房子在哪儿,优先选房子对应的学区学校,这叫“房本在手,转学不愁”;要是没房子,就看你租的房子或者居住证地址;再不行,就看户口所在地。要是申请的人太多,学校位子不够,那就得按“入学类别”排队,从一类排到七类,排不上的就只能听教育局的安排啦,就像咱排队买网红奶茶,排不到就只能换一家或者等下次啦!

最后再啰嗦几句,材料一定要真、要全,时间一定要赶早,别错过了。学籍这东西,就像人的身份证,人到哪儿,学籍就得跟到哪儿。万一申请被驳回了,觉得自己有特殊情况,也别着急,可以去教育局申请线下复议,说不定还有机会呢!

总之啊,转学这事儿,提前了解清楚政策是王道,别临时抱佛脚。希望各位宝爸宝妈都能顺顺利利给娃办好转学,让娃开开心心上学去!要是还有啥不明白的,赶紧去问问学校或者教育局,别自己瞎琢磨啦!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最初的地方 最初的地方

南昌市小学转学需满足以下条件并按照流程办理:

申请条件

符合以下任一情况可申请转学:

  1. 民办转公办‌:在南昌市民办小学就读且有该校学籍,需转入公办小学。 ‌
  2. 户籍迁移‌:家庭户籍在南昌市(非搭户或空挂户),且学生目前在户籍地外就读。 ‌
  3. 随迁务工‌:父母来昌务工,需转入南昌城区公办小学。 ‌
  4. 实际居住地变更‌:学生实际居住地在南昌市,且目前在居住地外就读。 ‌
  5. 政策优待群体‌:军人子女、消防救援人员子女、引进人才子女等按政策办理。 ‌
不可申请情况
  1. 申请转入民办学校。
  2. 无学籍或学籍异动未办结的学生。
  3. 跳级或留级转入。
  4. 同一区内的公办学校之间不得转学。 ‌
操作流程
  1. 提交申请‌:2025年转学申请时间为1月20日-23日每日9:00-17:00,通过“昌通码”教育服务专区提交。 ‌
  2. 材料准备‌:学生成绩单、健康证明、户籍证明等材料。 ‌
  3. 审核与统筹‌:转入学校审核材料后,教育部门统筹安排,结果以教育部门通知为准。 ‌

建议提前咨询学校或教育局获取最新政策,确保材料齐全。 ‌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推荐站内搜索
推荐栏目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