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借读转学被骗

弱鸡 2025-03-23
回答数 2 浏览数 186
首页 > 小升初转学 > 小学借读转学被骗

共2个回答

藏心 藏心
小学借读转学被骗

关于小学借读转学被骗的问题,综合权威信息分析如下:

一、诈骗手段与案例
  1. 虚构“有关系”或“内部渠道”

    不法分子谎称能通过“打点关系”“内部渠道”“公职人员”等手段办理转学,常见话术包括“有关系”“包办入学”“疏通关系”等。

  2. 高额费用要求

    通过微信、支付宝、银行转账等方式,以“手续费”“材料费”“打点费”等名义索要高额钱财,金额从几千元到数十万元不等。

  3. 拖延退款

    收到钱款后,以“正在办理”“需要时间”“手续未完成”等理由拖延,甚至直接拉黑受害人。

典型案例

  • 榆阳案件 :王某以办理转学需15万元“打点费”诈骗,涉案金额巨大;

  • 重庆案件 :兰女士为孩子转学被骗万余元,因轻信“门路”失去信心;

  • 东阿案件 :李女士转账1.4万元给谢某办理转学,后因对方失联追回。

二、防骗建议
  1. 核实身份与资质

    警方明确表示,入学、转学必须通过正规渠道办理,不存在“内部渠道”或“公职人员包办”。

  2. 警惕高利与紧急话术

    若接到索要钱财的短信或电话,需核实对方身份,避免因“紧急情况”或“高回报”而轻信。

  3. 保留证据及时报警

    发现被骗后,应立即停止转账,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

三、法律后果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诈骗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将面临刑事处罚。例如:

  • 诈骗罪 :根据《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四、总结

此类诈骗案频发,主要利用家长对子女教育的焦虑心理。建议家长通过正规学校渠道咨询,对“包办转学”说“不”,避免因小失大。若遇可疑情况,及时向警方或教育部门核实,共同维护教育公平与财产安全。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春風吹叁旬 春風吹叁旬

小学借读转学被骗‌是指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焦虑心理,编造各种谎言,承诺可以帮助孩子办理借读或转学手续,从而骗取家长的钱财。这些骗局通常涉及虚假承诺、伪造文件和拖延时间等手段,最终导致家长经济损失和孩子学业受影响。

具体案例
  1. 晋城案例‌:田某某利用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承诺通过“特殊关系”和“内部渠道”办理优质学校的入学或借读手续,骗取29万余元,最终家长损失惨重‌
  2. 上海杨案例‌:朱某以“有办法搞定名校入学名额”为噱头,骗取4名家长共计143万元,这些钱款被用于偿还个人债务和挥霍‌
  3. 临夏案例‌:周某以帮助孩子转学为由,编造各种理由骗取马先生等四人近20万元,最终被警方抓捕‌
  4. 案例‌:濮某自称有“教育局”背景,承诺帮助24名家长办理名校入学,骗取1000多万元,最终被警方破获‌
诈骗手段和防范措施
  1. 虚假承诺‌:骗子通常会承诺通过特殊关系或内部渠道办理入学或转学手续,吸引家长上钩。
  2. 伪造文件‌:骗子可能会伪造各种文件和协议,让家长相信其有能力办理相关手续。
  3. 拖延时间‌:骗子会以各种理由拖延时间,如系统故障、名额紧张等,最终导致家长损失钱财。
法律后果

这些行为通常涉及诈骗罪,犯罪嫌疑人会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会进一步侦办。例如,朱某因涉嫌诈骗罪被上海杨浦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推荐站内搜索
推荐栏目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