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生信息 > 呼和浩特小升初招生政策

共2个回答

 见不得你哭 见不得你哭
呼和浩特小升初招生政策

各位宝爸宝妈们,你们是不是最近也跟我一样,一提到“小升初”这仨字儿脑袋就嗡嗡的?简直比自己当年高考还紧张有没有!别慌别慌,今天咱就用唠嗑的方式,把呼和浩特小升初那点事儿给你说明白,保证接地气,听完不迷糊!

其实啊,呼和浩特小升初现在就讲究“公民同招、网上报名、电脑派位”这三大件,简单说就是公办民办一起招,都在网上报名,最后能不能上心仪的学校,全看电脑摇号的手气,跟抽奖似的!不过各个区,像新城区啥的,对落户时间、咋入学这些还有自己的小九九,特别是2025年新城区的政策,那可是把2025到2026届的娃咋落户、咋填志愿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简直比咱亲妈还操心!

要说这政策的核心原则,就仨词儿:属地管理、公民同招、公平公开。啥意思呢?“属地管理”就是各区管各区的事儿,新城区有新城区的规矩,赛罕区有赛罕区的门道,各自为政但又大同小异。“公民同招”就是公办民办学校一块儿报名、一块儿录取,想提前偷偷招生或者掐尖儿抢好学生?门儿都没有!“公平公开”就更简单了,所有招生信息都得晒出来让大家看,最后录取结果也是电脑随机摇出来的,全程接受监督,谁也别想走后门,这点咱必须给个赞!

接下来聊聊关键流程和要求,这可是重头戏,拿小本本记下来啊!

先说报名和入学方式。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报名平台现在都统一了,2025年新城区公办学校改到“蒙速办APP”上报名了,民办学校也用同一个平台,省事儿!录取规则嘛,公办学校是电脑派位,民办学校如果报名的人超过计划招生数,那就100%随机录取,跟掷骰子一样;要是报的人少,那就直接全收了,运气好到爆!不过要注意哦,公办和民办不能同时报,选一个就得专一到底!

再说说落户和派位资格,咱就拿新城区举个栗子。2025届的学生,想参加第一次公办派位,得满足下面条件之一才行: 第一种是“早期落户”,就是2022年8月31号前,跟着法定监护人落户到市四区,而且户主必须是监护人,这算是“老资格”了。 第二种是“购房落户”,2022年9月1号到2024年8月31号之间买的房落的户,还得房户一致,户主和房产所有人都得是监护人,一个都不能少! 第三种是“外地学籍”的娃,那得在2024年8月31号前在新城区买了住宅性质的房子并落户,同样得房户一致。

要是没达到上面这些条件的娃咋办呢?也别愁,可以选民办学校,或者等着教育局统筹安排到有空余学位的公办学校,总有学上,这点放心!

最后再说说2025年政策的新变化和小提示,这可是最新情报! 第一,报名平台换了,新城区2025年从“呼和浩特市招生考试信息网”改成“蒙速办APP”了,记得提前下载好,别到时候抓瞎! 第二,落户时间顺延了,2026届的娃,购房落户截止时间延长到2025年8月31号了,给了大家更多缓冲时间,是不是很贴心? 第三,划重点!想获得2028年中考分招资格,那得在录取的学校一口气读满三年,中间可不能随便转学,不然分招资格就泡汤了,这三年可得稳住!

怎么样,这么一捋,是不是清晰多了?感觉自己瞬间从小白晋升为半个专家了有没有!需要我帮你整理各个城区政策的对比表,或者给你掰扯掰扯民办学校直升是咋回事儿不?尽管开口,包在我身上!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喜欢不易 喜欢不易

呼和浩特市的小升初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免试就近入学:呼和浩特市一般会按照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学生升学。具体划片范围可能会根据当年的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2. 学区划分:学区划分通常会根据学校的容量、生源分布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家长可以通过所在社区或学校了解具体的学区划分情况。

  3. 报名方式:近年来,呼和浩特市逐步推行网上报名的方式,家长需要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平台进行报名登记。

  4. 特殊群体照顾:对于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军人子女等特殊群体,呼和浩特市通常会有相应的照顾政策。

  5. 民办学校招生:民办学校的招生政策可能会有所不同,部分学校可能会采取面谈、摇号等方式录取学生。

  6. 信息公开:各旗县区教育局要将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招生范围、入学报名条件、招生程序、招生方式、录取方式和结果、分班方式和结果等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招生录取工作全流程公开、公平、公正。

  7. 电脑派位和随机录取: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采取电脑派位和电脑随机录取的入学方式。电脑派位和电脑随机录取结束后,未被民办学校录取所有符合条件的学生将统筹安排到有空余学位的区属公办或民办学校。

  8. 分招资格:凡参加公办学校电脑派位或民办学校随机录取(含统筹安排入学)并在录取学校连续就读满三年的学生,参加中考时享有分招资格。

以上就是呼和浩特市小升初政策的主要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政策细节和实施办法可能会随着每年的情况变化而有所调整,因此建议家长和学生密切关注当地教育部门发布的最新消息。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推荐站内搜索
推荐栏目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