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生信息 > 培训学校小升初招生策略

共1个回答

 朱砂墨离 朱砂墨离
培训学校小升初招生策略

各位教培圈的招生大佬们,你们是不是一到小升初就头大得像个西瓜,感觉家长比女朋友还难哄?别慌,今天就给你们扒一扒怎么把这些焦虑的爹妈“拿捏得死死的”,让他们心甘情愿把娃送来,还得说声“谢谢啊”!

其实啊,招生这事儿就跟追女神一样,得全方位出击,还得懂点小心机,不然人家凭啥选你家机构呢?

先说最接地气的“土味宣传”,这可是咱们的看家本领。你知道吗,在三四线城市发传单,那可不是随便塞给人家就完事了,得让发传单的小哥小妹们个个练就“火眼金睛”,看到带娃的家长就像看到亲人,上去就“阿姨您好,孩子几年级啦?我们这有小升初秘籍要不要了解下?”,电话微信咔咔一顿记,回头再嘘寒问暖,这一套“发单留资回访”组合拳下来,家长想跑都难!要是在一二线城市,那就得换个姿势,蹲守社区搞点“扫码抽奖送资料”的小套路,再来个现场认音标、解数学题的小互动,家长一看,哎这挺有意思,不就停下来了嘛。

光靠嘴说还不行,得让家长眼睛也“怀孕”。学校门口支个带自家logo的大雨棚,家长接送娃的时候,一眼就能瞅见咱们;社区楼道里、小卖部墙上,隔三差五就换上新海报,大红条幅一拉,课程多牛、优惠多大,恨不得用喇叭喊出来,这视觉冲击力,想不记住都难!

还有啊,搞点免费的体验课、备考讲座啥的,简直是招生神器!再弄个“凭资料抽奖”“关注公众号领资料”,送点文具、辅导书之类的小玩意儿,家长们那积极性,噌噌往上涨!顺便把联系方式一收,完美!

电话营销这玩意儿,可不是瞎打一气。得先培训好话术,五年级家长你就跟他唠择校政策,六年级家长你就给他讲备考技巧,句句说到他心坎里。比如“我们这有专门针对择校考试的专题复习,还有解题速度训练,娃学了考试嗖嗖快!”,你说家长心动不心动?

线上社群也不能放过,QQ群、家长论坛里,伪装成热心家长分享点“小升初政策解读”“历年真题解析”,中间再不经意地提一嘴“我家娃在XX机构学了之后,成绩提高不少”,这广告植入,绝了!朋友圈再定向推送点“本地名校录取案例”“学员提分故事”,真实感爆棚,信任感这不就来了嘛。

还可以跟小学、幼儿园的老师合作,“推荐有礼”,你懂的!再找些奥数教练、升学规划的大V博主搞搞直播,讲讲“培训课程怎么帮娃补奥数短板”,那些为择校愁得头发都白了的家长,还不赶紧搬小板凳来听?

课程本身也得有两把刷子。公立学校喜欢“暗考”,咱就开个“奥数竞赛冲刺班”,专攻克奥赛、华赛的考点;私立学校择校考,咱就来个“五六年级知识深化班”,计算、图形、应用题,一个一个专题给娃捋清楚,还得强调“用中考的标准来训练,解题又快又规范!”。

宣传的时候,把“历年学员录取率”“名校实验班升学率”这些数据亮出来,再讲讲“数学竞赛一等奖学员通过我们培训提分考上好学校”的故事,顺便告诉家长“学奥数不一定就能择校,但不学肯定更难”,帮他们理清思路。

还可以搞个“家长开放日”,让家长来旁听我们的“解题技巧课”“模拟考试分析课”,看看我们老师多牛。平时再定期给家长发点娃的“周测报告”“错题本分析”,让他们觉得我们辅导得特别细致,这样他们才放心把娃交给我们嘛。

最后,政策风向也得盯紧了。公立学校不让自主招生了,咱就别吹牛说“保录取”,改说“提升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教的内容稍微超点纲,比如勾股定理、方程组啥的,就说“根据最新考试动态调整教学大纲”,这样就安全多啦。各地政策变了,比如“公民同招”“摇号”,咱就赶紧推出“摇号后分班考试冲刺班”“民办学校面试特训课”,灵活应对,总有一款适合焦虑的家长!

总之啊,招生就像打仗,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脸皮厚一点,心思细一点,方法多一点,家长自然就来了!各位校长老师们,加油干,生源滚滚来!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推荐站内搜索
推荐栏目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