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今年2025年小升初招生政策

花开↘苦涩 2025-03-30
回答数 2 浏览数 985
首页 > 招生信息 > 南京今年2025年小升初招生政策

共2个回答

 夹心猫咪酒 夹心猫咪酒
南京今年2025年小升初招生政策

2025年南京小升初招生政策以“全面收紧、规范管理、促进公平”为核心,主要调整方向如下:

一、招生范围与方式
  1. 禁止跨区择校

    公立学校严禁跨区域招生,此前存在的不正之风被全面整治,确保同一区域内学生享有平等受教育权。

  2. 均衡编班与取消考试选拔

    • 取消文化课考试作为入学依据,所有学校均实行均衡编班,禁止设置重点班或快慢班。

    • 部分学校试点通过综合素质评价、特长生推荐、冬令营等方式选拔学生,但仅占招生比例的20%-30%。

  3. 多校划片与学位限制

    主城区推行“多校划片”政策,扩大覆盖范围,减少学区房对名校的绑定效应。部分区域试行“六年一学位”制度,抑制学区房炒作。

二、评价体系调整
  1. 学业与综合素质并重

    评价指标包括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统考成绩(280分以上为多数优质初中的基础门槛)和综合素质评价(含竞赛证书、校内荣誉、特长表现等)。

  2. 民办校差异化招生

    • 优先通过冬令营、春令营选拔(录取率约24%-30%),或简历筛选+分班考试。

    • 重点考察逻辑思维、学习能力等,奥数证书、英语水平成为关键。

三、政策实施细节
  1. 时间节点与流程规范

    • 2024年12月-2月:完成期末考试。

    • 2025年3月-4月:投递简历并参加学校活动(如开放日、集训营)。

    • 部分学校提前至2024年10月启动内推,家长需关注目标学校通知。

  2. 特殊群体政策

    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优化,部分区域试行“六年一学位”限制,确保教育公平。

四、家长应对建议
  1. 提前规划与信息收集

    了解目标学校招生规则、梯队差异及优录条件,关注学校开放日、夏令营等活动。

  2. 强化综合素质培养

    注重竞赛、社会实践、艺术特长等方面的培养,提升孩子综合竞争力。

  3. 理性看待择校焦虑

    部分热门学校竞争激烈,需结合孩子实际情况选择,避免过度追求名校标签。

以上政策旨在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教育公平,建议家长以孩子全面发展为导向,理性应对升学变化。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予我七暖 予我七暖

2025年南京小升初招生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公民同招政策‌:所有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同步登记报名、同步录取、同步注册学籍。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所有报名人员全部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

  2. 施教区入学‌:公办小学和初中按施教区免试就近入学。适龄儿童入学需具有所在施教区家庭正式常住户口,且户籍与实际常住地、房屋产权证三者一致。每套住房六年内只安排一名适龄儿童在施教区小学正常就读(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除外)‌

  3. 跨区就读登记‌:南京户籍跨区就读的小学毕业生法定监护人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到孩子户籍所在区教育局指定地点进行登记。逾期不再办理‌

  4. 均衡分班‌:各区规定学校应严格执行均衡分班要求,坚持阳光分班,严禁设立重点班、快慢班和实验班等,不得以分层走班等形式变相分快慢班‌

  5. 综合素质评价‌:学校在招生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社会实践、项目式学习经历等。部分热门初中如南京外国语学校、玄武外国语学校等,除了看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证书,还重视学生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和跨学科整合能力‌

  6. 优录面谈‌:部分学校会预留部分名额进行优秀学生选拔,主要通过面谈等方式进行。家长需要密切关注相关动态,并提前准备孩子的简历和综合素质展示‌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推荐站内搜索
推荐栏目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