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区2025年小升初招生

烧掉陈旧 2025-03-06
回答数 3 浏览数 434
首页 > 招生信息 > 泉州市区2025年小升初招生

共3个回答

 独宠圣宠 独宠圣宠
泉州市区2025年小升初招生

泉州市区2025年小升初招生政策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湖东学园的招生政策
  • 购买商品房 :招收学校招生服务区域内户籍、住房产权、实际居住“三一致”家庭的适龄儿童。具体条件包括适龄儿童落户到学校招生服务区域的截止时间为2025年3月1日前(不含3月1日)。
  1. 跨区升学政策
  • 中考全面锁区招生 :在泉州,跨区升学难度增加,这意味着学生可能只能在所在区域内的学校升学,不能随意选择其他区域的学校。
  1. 公办学校招生办法
  • 免试、就近划片升学 :包括单校划片和对口直升,所有小学毕业生(含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均免试升入初中。

  • 免试、就近划片电脑派位升学 :对于多校划片和电脑随机派位的情况,由泉州市教育局组织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

  1. 民办初中学校招生
  • 电脑随机派位录取 :民办初中学校由泉州市教育局组织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
  1. 新增学校招生信息
  • 泉州师范学院第三附属小学 :该学校发布了最新的招生预通知,明确了服务区域和名额分配情况。崇德校区计划招收360名学生,滨江校区135名,鹤浦校区135名,溜滨校区180名,共计810个名额。
建议
  • 关注官方信息 :家长应密切关注泉州市教育局及相关部门发布的官方信息,了解最新的招生政策和具体实施细则。

  • 提前规划 :由于招生政策中提到了落户时间等具体要求,家长应提前规划,确保孩子能够按时满足入学条件。

  • 多校了解 :对于有多个学校选择的家庭,建议详细了解各学校的招生政策和服务范围,以便做出最适合孩子的选择。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负辞 负辞

泉州市区2025年小升初招生政策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报名时间和方式:报名时间为6月16日至6月18日。市区小学毕业生、跨区报名的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报名的方式有所不同。

  2. 考试科目和分数要求: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每科满分100分,总分300分。

  3. 招生原则:坚持依法招生、规范招生和阳光招生,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合法入学权益。公、民办初中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实行平等对待、同步招生、规范录取。

  4. 招生方式:公办初中坚持划片招生、就近免试对口直升原则。民办初中学校报名人数未超过招生计划数的,学校应一次性全部录取;超过招生计划数的,全部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

  5. 特殊群体入学保障:依法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落实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对烈士子女、现役军人子女等对象落实教育优待政策。

  6. 学位紧张地区的政策:在学位紧张的实验小学,适龄儿童落户到学校招生服务区域的截止时间同样为2025年3月1日前。

  7. 综合素质评价:学校将采用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这对家长和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为了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家长可能会鼓励孩子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如体育、音乐、绘画等,以提高孩子的特长和能力。

以上信息基于网络公开资料整理而成,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动。建议您关注当地教育部门发布的最新消息,以便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动态。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江南慕雨 江南慕雨

2025年泉州市区小升初招生的主要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户籍和住房要求‌:适龄儿童需要满足“三一致”条件,即适龄儿童与其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户籍一致(均在学校招生服务区域内)并实际共同居住,户籍与房产一致(产权性质、用途为住宅),房产与实际居住一致。此外,适龄儿童落户到学校招生服务区域的截止时间为2025年3月1日前‌

  2. 学位分配原则‌:各公办学校优先招收本校招生服务区域内“三一致”对象及按国家、省市相关入学优待政策照顾的对象。如果“三一致”对象及政策照顾对象的数量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则采取以落户到学校招生服务区域时间先后或公开电脑派位(抽签)等办法录取。未被本校录取的“三一致”对象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到有空余学位的公办小学就读‌

  3. 学位紧张区域的政策‌:在部分学位紧张的区域,学校招生服务区域可能会按照就近原则将若干所公办学校的招生服务区域组合成“多校片区”,探索稳步推进“单校片区”与“多校片区”相结合的招生入学办法。具体办法由各区教育局自定‌

  4. 特殊要求‌:在湖东学园招生服务区域内购房落户的适龄儿童需符合“六年一个学位”要求,即同一套住房每六年只能有一位适龄儿童在湖东学园入学(同一户主,子女多于一个的家庭除外)。如果该住房过户时学位已被占用,须待占用学位6年后,新购房家庭的适龄子女才可以到该校入学‌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推荐站内搜索
推荐栏目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