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升初招生陷阱有哪些

可爱界扛把子 2025-02-28
回答数 2 浏览数 616
首页 > 招生信息 > 2025年小升初招生陷阱有哪些

共2个回答

 见不得你哭 见不得你哭
2025年小升初招生陷阱有哪些

在小升初招生过程中,存在一些不靠谱的“陷阱”,家长们需要保持警惕。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招生陷阱:

  1. 保录和预录
  • 很多所谓的“保录”和“预录”服务是不靠谱的。这些服务往往只是利用概率来赚钱,孩子如果运气好就上了,运气不好则没有损失,但家长的钱已经花掉了。
  1. 借读和挂读
  • 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部门核实同意,学生到非录取学校就读的不能建立学籍,即“借读”和“挂读”是无法取得学籍的。
  1. 择校费和高额费用
  •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进入心仪的民办学校,不惜花费高额费用,但这些费用并不一定能够保证孩子的入学名额,甚至可能遭遇“钱学两空”的情况。
  1. 分班考“隐形淘汰”
  • 即使通过划片进入公办学校,也并非高枕无忧。重点班的名额在分班考时就已经确定,很多学生因为分班考失利而被分配到普通班,错失了进入重点班的机会。
  1. 升学焦虑和盲目跟风
  • 小升初期间,许多家长表现得过于焦虑,盲目跟风听信各种未经证实的升学传言,甚至强迫孩子参加大量的校外辅导班,这不仅加重了孩子的负担,还可能导致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
  1. 忽视孩子的心理准备
  • 家长在准备小升初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准备。初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与小学有很大差异,孩子需要适应新的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
  1. 过度依赖校外培训
  • 很多家长认为只有通过校外培训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因此不惜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然而,过度依赖校外培训不仅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还可能导致孩子的学习压力过大,甚至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1. 招生政策变动
  • 小升初择校的过程是会有变动的,升学途径多元,家长需要保持关注,避免因为信息不准确而影响孩子的升学。
  1. “黄金期”的忽视
  • 有些被忽视的“普通孩子”在小升初的“黄金期”完成了超车,而一些花重金择校的学生最终成绩持续下滑。
  1. 招生“玄学”
  • 网上出现了一些关于小升初摇号的“玄学”传言,如男女比例、早报早中、手机报名中奖率高等,这些传言并不可信。
建议
  • 提前做好功课 :家长们应多了解往年的官方招生文件,研究招生名额和政策,避免盲目跟风和听信小道消息。

  • 谨慎选择培训机构 :选择有资质、口碑好的培训机构,避免被“保录”“预录”等虚假宣传所误导。

  • 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压力。

  • 理性看待校外培训 :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辅导班,避免过度依赖。

通过以上建议,家长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小升初招生过程中的各种陷阱,确保孩子能够顺利升学。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独秀阿姨 独秀阿姨

2025年小升初招生过程中存在的陷阱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校外培训机构组织的选拔性考‌:一些校外培训机构组织选拔性考试,声称根据考试成绩可以直升某初中学校。然而,这种做法是违法的,国家明令禁止在义务教育阶段组织选拔考试。家长应警惕此类考试,避免上当受骗‌

  2. 学区房陷‌:在上海,学区房市场存在许多陷阱。例如,“五年一户”政策限制同一地址五年内仅允许一名适龄儿童对口入学,如果未核查原房主学额占用情况,可能导致孩子无法入学。此外,入户年限要求逐年提高,热门学校的入户年限要求甚至达到4年。家长在购买学区房时需提前3-4年规划落户,并关注教育局的年度划片公示,避开交界地带‌

  3. 春季班的虚夸承‌:一些春季班承诺“包升学”,但实际上通过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等非全日制学历糊弄家长。这些学历含金量低,无法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此外,春季班往往压缩甚至取消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导致学生基础薄弱,升学时容易被淘汰‌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推荐站内搜索
推荐栏目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