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重庆小升初学校政策发布

等你的季节 2025-08-24
回答数 2 浏览数 304
首页 > 小升初政策 > 2025重庆小升初学校政策发布

共2个回答

无心的人 无心的人
2025重庆小升初学校政策发布

各位重庆小升初的宝爸宝妈们,注意啦注意啦,2025年的招生政策新鲜出炉啦,今天咱就用唠嗑的方式给大伙儿扒一扒,保证让你听得明明白白,再也不用当“政策盲”啦!

其实啊,今年的政策大方向还是老样子,讲究一个“稳”字!最最核心的就是“免试就近入学”,简单说就是不用考试,按家附近的学校来。那些啥考试成绩、竞赛奖状、培训证书啥的,通通不好使啦,学校要是敢拿这些当敲门砖,那绝对是违规操作,咱可以举报!还有啊,想提前偷偷招生或者跟你签啥“保入学”协议的,那也是不行滴,千万别上当哦!具体的招生方案呢,是各个区县自己定的,咱们当爹妈的可以上“渝快办”App瞅瞅,或者关注学校的公众号,打咨询电话也行,总有一款适合你!

接下来重点来啦,入学都有啥类型,啥条件呢?你知道吗,这可不是“一刀切”哦!

首先是“三对口入学”,这个是最常见的。啥叫“三对口”?就是娃儿的户口、家里的房产证(或者购房合同),还有咱们实际住的地方,这三样得是同一个地儿!要是娃儿一出生户口就跟着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而且跟爹妈、祖辈都在一个招生服务区常住,那也算数!这里有个小本本要记下来:户口迁入和房产证拿到手,最晚得在5月31号之前搞定,过期不候哦!像大足区的城区学校啊,还有乡镇学校,大多都是这么操作的,具体的还得以各区县划的范围为准。

然后是随迁子女入学,就是咱们外来务工人员的娃儿。除了少数几个学位特别紧张的香饽饽学校,比如海棠中学、龙西中学、龙岗一小这些,其他学校一般都能收。那要准备啥材料呢?爹妈得有“合法稳定就业证明”,比如劳动合同啊、纳税的单子啥的,证明咱是正儿八经在这儿上班的。还有“居住证明”,居住证或者租房合同都成,证明咱在这儿住下了。

再就是特殊群体子女入学,这个范围也挺广,像烈士子女、现役军人子女、高层次人才子女、公安英模和伤残民警子女、消防救援人员子女,还有华侨港澳台同胞子女等等,这些娃儿入学有专门的政策照顾。材料方面,户口本、居住证明是标配,关键还得有相关单位出具的“公函”或者“身份证明”,比如军人证啊、伤残证明啊这些,都是“硬通货”。

最后是民办学校入学。现在公办、民办学校是“同步招生”,你不能这边公办都定了,那边民办还在偷偷招人。咱们当爹妈的可以给娃儿选1所民办学校报名,但是民办学校可不能贪心,不能超过它的招生计划。报名材料嘛,户口本肯定要的,具体的还得看各个民办学校的“小九九”。

说完入学类型,再聊聊招生方式和时间安排,这可是“时间紧任务重”,耽误不得!

公办学校招生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口直升”,就是你小学在哪儿上,初中就直接升上去,比如高新区那边,重庆科学城富力南开小学就直接对口重庆大学城第一中学校,多省心!另一种是“划片”或者“摇号”。比如说南岸区,户籍学生是按“三对口→两对口→一对口”这个顺序来录取的,要是学位不够分,那就只能靠运气“摇号”或者“抽签”啦,跟买彩票似的,能不能中全看缘分!

关键时间节点可得瞪大眼睛看清楚,错过了可就麻烦啦!网上报名一般都在6月份,不过各个区县会有点小差别,比如南岸区可能6月9号开始,大足区呢是6月4号到11号,所以一定要关注自己区的消息,别搞混了!还有个小细节,每天晚上10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系统要维护,这时候登录可能会抽风,登不上去别慌,等天亮了再试!审核结果一般7月中旬就能查了,比如7月15号之后,那几天记得勤刷着点!万一,我是说万一,真不小心错过了报名时间,也别着急上火,后面还有补报名的机会,具体时间等通知,到时候联系学校线下补报就行,天无绝人之路嘛!

最后再啰嗦几句注意事项和咨询渠道。万一真错过了报名,别在家干着急,赶紧打学校的招生电话问问,一般都能线下补报,学校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娃儿没学上不是?想了解信息,最方便的就是微信搜“重庆本地宝”公众号,回复对应的关键词,比如你在大足就搜“大足招生”,在高新区就搜“高新区招生”,各种政策解读、报名入口、学区划片啥的,应有尽有,比你到处打听靠谱多了!当然,各区县也会公布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咨询电话,像江津区、南岸区这些,都已经有电话了,有啥不明白的,大胆打过去问!

总之啊,小升初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关键是咱们当爹妈的要上心,政策吃透了,材料备齐了,时间记牢了,就没啥大问题!祝各位宝爸宝妈都能给娃儿选到心仪的学校,娃儿们都能顺利开启初中新生活!加油,奥利给!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暗香疏影 暗香疏影

以下是重庆2025年小升初升学政策的主要内容:

类别 描述
招生方式 实行电脑随机摇号录取,对于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采取电脑随机摇号的方式录取。具体实施办法由各区县教育部门制定并监督实施。
特殊群体招生 包括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少年和其他特殊群体子女。随迁子女由各区县教育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在公办学校或以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方式入学。
学位紧张学校的招生办法 对于学位紧张的学校,如大渡口区的6所学位紧张学校,实行三对口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其他条件。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强调在招生过程中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招生过程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此外,具体的政策细节可能还需要等待官方正式发布。建议家长和学生在了解具体政策的基础上,提前规划好孩子的升学路径,确保符合相关条件并做好准备。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推荐站内搜索
推荐栏目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