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疆小升初户口政策出台

时光为何不待我如初 2025-08-08
回答数 2 浏览数 728
首页 > 小升初政策 > 2025年新疆小升初户口政策出台

共2个回答

 生性闹腾 生性闹腾
2025年新疆小升初户口政策出台

各位乌鲁木齐的宝爸宝妈们,注意啦注意啦,2025年小升初户口政策这颗“定心丸”来了,今天咱就用唠嗑的方式给大家扒一扒,让你秒懂不踩坑!你知道吗,今年的政策依旧是“户籍跟家住一块儿”这个硬道理,就像你买奶茶得扫码付款一样,没毛病!

先说最基本的,想让娃按政策上学,乌鲁木齐常住户口必须滴,而且户口迁入时间得在2025年6月1号前搞定,这日期就跟deadline一样,错过可就麻烦啦!

接下来是重头戏,入学条件分了好几类,听我给你掰扯掰扯:

第一种,“房户一致”,这可是VIP中的战斗VIP!啥意思呢?就是娃跟爸妈或监护人一个户口本,户主就是爸妈或监护人,房产证(或者购房合同)上的地址跟户口上的一模一样,简直就是“复制粘贴”般的一致!这里划重点啊,同一个户口和住址,3年里只能一个娃用这个学区名额,除非你家是多胞胎或者符合政策的多子女,那另当别论,不然可就“一址一学位”,童叟无欺!

第二种,“世居搭户”,听着有点绕,其实就是“老房子情结”版。要是爸妈没自己的房,带着娃跟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住一块儿,户口没分开,上面还得写着“世居”,而且从来没迁出去过。户主是老人,这房子也是唯一的家,拿出证明来,也是可以的!

第三种,“无房租住”,租房党看过来!得有市房屋产权管理部门认可的租赁合同,租的房就是唯一的家,这种情况就交给区(县)教育局“随机应变”,统筹安排入学,他们会给你找个好去处的!

第四种,“特殊住房性质”,像啥公寓楼、商铺、写字楼这种非住宅的户口,不好意思,在学区划分这儿它可不顶用,就像你拿游戏币去超市买东西,人家不认的!这种情况也得靠教育局统筹调剂,有空位的学校会接收。

那要是情况比较特殊咋办呢?别急,政策都想到了!

“房户不一致”的,就是户口、家住的地方、房产证地址“各玩各的”,这种本市户口的娃,教育局会根据你的户口和居住信息,给你“牵线搭桥”,统筹安排。

非本市户籍的娃,就由毕业学校所属的教育局来安排,也不用太担心。

要是娃小学不是在本市上的,那可得记住了,2025年7月15号前,赶紧拿着户口本(居住证)、房产证明这些“通关文牒”,去所在区(县)教育局申请,不然可就错过了“上车”时间!

对了,还有个“区内初中班(内初班)”的户籍政策也得提一嘴。想报名这个班,娃和监护人在对口的生源地得有常住户口,而且户口迁入时间不少于3年,也就是2022年1月1号前就得迁过来,这可是“三年之约”啊!当然,要是因为爸妈工作调动这种特殊情况,户口不符合条件,教育局审核属实了,也能在现在的户口所在地报名。

最后再给大家敲敲黑板,划划重点:

“房户一致”是王道,学位分配优先看这个,就像排队买票,VIP通道总是快人一步!不符合直接入学条件的,教育局会根据学位情况“乾坤大挪移”,跨校或跨区域协调安排。还有就是时间节点,户籍迁入啊、材料提交啊,都得严格遵守截止日期,逾期的话,可能就影响娃正常入学,那可就真是“一步错,步步错”,追悔莫及!

其实啊,政策看着复杂,捋清楚了就简单。建议各位家长没事多刷刷乌鲁木齐市教育局或者各区(县)教育局的官方通知,就像刷抖音看热点一样勤快,确保材料准备得明明白白,按时办理,别等火烧眉毛了才着急!努力不一定能选到最好的,但提前准备一定不会错!好了,今天就唠到这儿,祝各位宝爸宝妈给娃顺利“上岸”!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离别前的安静 离别前的安静

2025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小升初户口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房户一致:同一户籍和住址3年之内只有1名学生(符合政策多子女除外)享受本学区就近入学政策。

  2. 无房租住:需提供市房屋产权管理部门认可或符合有关规定的租赁合同,所租住房屋应为适龄儿童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的唯一居住地,并出具相关证明。由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学校就读。

  3. 住房性质:非住宅性质公寓楼、商铺、写字楼等处的户口均不作为国办小学招生学区范围、学位分配的依据,其户口中的适龄儿童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调剂到有空余学位的学校入学。

  4. 房户不符:乌鲁木齐市户籍适龄儿童实际居住地与户籍地和房产登记地不一致的,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学校就读。

  5. 保送生政策:凡具有乌鲁木齐市常住户口、在本学区就近入学、有连续三年完整初中学籍;非乌鲁木齐市户口学生服从区(县)教育局分配入学,在乌鲁木齐市有连续三年完整初中学籍并实质性就读的;其综合素质评定等级为A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可以享受普通高中一批次保送生政策。

以上就是2025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小升初户口政策的主要内容。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具体政策可能会有所差异,因此建议家长及时关注当地教育部门发布的最新消息。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推荐站内搜索
推荐栏目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