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升初择校招生政策

饱餐与被爱 2025-03-29
回答数 2 浏览数 858
首页 > 小升初政策 > 2025年小升初择校招生政策

共2个回答

街角回忆欢乐与忧伤 街角回忆欢乐与忧伤
2025年小升初择校招生政策

2025年小升初择校招生政策因地区差异较大,以下为全国主要城市的政策要点总结:

一、全国通用政策方向
  1. 公民同招

    公立、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民办学校优先满足本区学生需求,不得跨区域招生。

  2. 免试就近入学

    严格按“学校划片招生”原则,禁止通过考试、竞赛证书等非学术手段选拔学生。

  3. 均衡发展

    实施均衡编班和师资配置,通过电脑随机录取超计划学生,补录面向未录取学生。

二、分地区政策亮点 (一)北京市
  1. 京籍政策

    • 无房京籍家庭需在非户籍区租房备案满3年且缴纳社保3年。

    • 跨区对口直升调整,符合条件的学生可通过计算机派位录取。

    • 六年一学位政策:2024年起执行,同一房产6年内仅提供1个入学学位。

  2. 非京籍政策

    需提供就业证明、居住证明、户口簿及居住证,部分学校要求小学成绩并参加入学考试(笔试/面试)。

  3. 国际初中

    非京籍学生需满足居住证/在京证明等条件,部分学校自主招生,含笔试和面试。

(二)武汉市
  1. 划片方式

    • 学籍对口、户籍对口、学籍户籍双对口三种方式。

    • 部分区域(如硚口区)实行多校划片摇号入学。

  2. 特长生政策

    招收体艺特长生,需通过专业测试,中考时可享受降分录取优惠。

(三)西安市
  1. 公民同招与划片

    各区统一实施,按划片招生,超计划学生电脑随机录取。

(四)襄阳市
  1. 入学批次

    • 户籍+房产一致优先,仅房产无户口按调剂录取。
(五)苏州市

2025年政策尚未完全出台,建议提前关注教育局通知。

三、其他注意事项
  • 居住证政策 :更多城市(如荆楚市、朝阳区)实现“有居住证即可入学”,取消社保证明等附加条件。

  • 长幼随学 :支持多孩家庭“幼随长”或“长随幼”入学。

  • 报名简化 :推进“一网通办”,减少材料提交环节。

建议家长根据孩子户籍、房产及所在城市,结合具体政策规划升学路径。跨区入学需提前了解目标学校招生计划及报名条件。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格里高利圣咏 格里高利圣咏

2025年小升初择校招生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免试入学和电脑随机录取‌:公办和民办中小学均实行免试入学,公办学校实行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相结合的方式入学,民办学校实行免试电脑随机录取。严禁通过笔试、面试、面谈、评测等方式选拔学生,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考测证书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

  2. 公民同招‌:公办和民办学校实行统一报名、统一进程、统一公布结果。民办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选择生源,报名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3. 信息采集和材料要求‌:规范报名信息采集,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则,清理取消无谓证明材料。预防接种证明不作为入学报名前置条件,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

  4. 特殊群体入学政策‌:保障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入学,降低入学门槛,提高办理效率。符合条件的本市户籍、来蓉就业人员和本市户籍跨行政区域居住就业人员随迁子女、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等均可在蓉就学,实现适龄常住人口全覆盖‌

  5. 招生计划和学籍管理‌:加强招生计划管理,在招生入学系统明确设置各学校招生计划数。义务教育学籍注册须通过全市统一入学平台采集和审核,不得为违规选拔、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办理学籍注册‌

  6. 公平透明‌:确保学校招生办学条件、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招生程序、招生方式、收费标准、招生结果“八公开”。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同意,学校不得开展“校园开放日”,严禁利用“校园开放日”以面试、评测等形式提前招生、选拔学生‌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推荐站内搜索
推荐栏目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