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外区小升初摇号政策

清月出 2025-09-03
回答数 1 浏览数 390
首页 > 摇号政策 > 闵行外区小升初摇号政策

共1个回答

 荒渡一生 荒渡一生
闵行外区小升初摇号政策

各位闵行小升初的宝爸宝妈们,注意啦注意啦!今天咱们来唠唠2025年闵行区外区小升初摇号这事儿,简直比双十一抢茅台还刺激,你知道吗?

其实啊,这外区小升初摇号,就像是上海小升初跨区入学的一场“大闯关”,不管你家娃是外区的还是非沪籍的,想进闵行的初中,就得搞懂这资格条件、操作流程还有谁先谁后这些门道。2025年最新的政策,简单说就是外区娃得有居住证积分、社保年限这些“硬通货”,然后在网上报名审核,最后要么拼运气摇号,要么听安排统筹。

那核心条件是啥呢?咱们掰开揉碎了说。

先说户籍和居住证这事儿。如果是上海其他区的娃,得办个《人户分离居住登记》,住哪儿就按哪儿算。非沪籍的娃呢,得有有效的《上海市居住证》,想摇公办学校,居住证积分必须够120分,少一分都不行,民办学校就宽松点,有居住证就行,积分不积分的没关系。

再说说社保和积分的优先级,这可是摇号成功的“加速器”啊!积分满120分,这是非沪籍娃摇公办的敲门砖,就像玩游戏得先达到一定等级才能进副本。你像星河湾双语这种热门学校,积分满120分的家庭中签率能有20%,没满的才5%,这差距可不是一点点,简直是“天选之子”和“重在参与”的区别。积分达标的前提下,社保连续交满3年以上,还能让你在摇号池里往前排一排,闵行区明确说了,社保年限就是同一积分段里谁先谁后的依据,交得越久越有优势,跟排队买东西一样,先来后到嘛。

接下来是操作流程,这可是环环相扣,一步都不能错,不然可就白忙活了。

第一阶段是政策准备,大概在3到4月。3月底到4月初,上海市教委先发布全市统一的政策,告诉大家公民办学校一起招生这些规矩。4月7号左右,闵行区就会公布自己区里哪个小学对口哪个初中、民办学校招多少人、直升名额怎么分这些具体细则,这时候就得瞪大眼睛看仔细了。

第二阶段是报名和材料审核,在4月中旬到下旬。首先得登录“一网通办”系统核对信息,户籍、学籍、居住证啥的都得对得上,跨区上学的还要交《人户分离居住登记》证明。然后就是交材料,非沪籍的要上传满120分的积分单、连续3年的社保缴纳证明,有些民办学校比如文来中学,还会要小学成绩单,最好是全A的那种,看来不光看硬件,还得看娃自身实力啊。

第三阶段就是最激动人心的摇号和录取阶段,在5月份。5月6号是直升摇号,不过这跟外区娃没关系,只有一贯制学校本校的学生才能参加。5月19到20号是统一摇号,外区娃可以报一个民办主志愿和一个调剂志愿,就像高考填志愿一样,给自己多一个机会。摇号结果会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公布,到时候查结果的心情,不亚于查高考成绩,那叫一个紧张刺激!要是没摇中,就只能等着统筹分配了,顺序是“人户一致”的先上,然后是“人户分离”的,最后是非沪籍的,非沪籍里积分满120分的又比积分不足的优先,所以说,前面的准备工作一个都不能少啊!

闵行区外区摇号还有些区域特殊性,咱们也得了解一下。有些学校竞争那叫一个激烈,比如民办上宝中学、闵华二初级中学这些一梯队的学校,外区娃想摇中可不容易,2024年的数据显示,积分满120分而且社保满3年的外区娃,中签率也就15%-20%,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闵行区在公办统筹的时候,实行“积分+社保年限”双维度排序,积分每多10分就能升一级,社保年限每多1年也能额外加分,这简直就是“打怪升级”,分越高年限越长越厉害。还有些民办学校有隐性门槛,比如星河湾双语学校,虽然对外区生没积分要求,但实际上录取的都是居住证满3年、社保连续缴纳的家庭,占比超过80%,所以说,明面上没要求,暗地里还是“择优录取”啊。

最后给外区想报考闵行区的家长们一些策略建议,都是干货哦!

材料准备方面,一定要提前3个月就去核查居住证积分,可以在“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测算一下,确保社保没有断缴记录,这些都是“硬通货”,早准备早安心,别等到火烧眉毛了才发现少这少那。

志愿填报方面,也是个技术活。如果不是“欧皇”体质,建议避开上宝、闵华二这种超级热门的民办校,选择文绮中学这种二梯队的民办学校,或者上实西校这种公办特色校,中签率可能会高一些,毕竟“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有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嘛。

最后,一定要有备选方案。万一摇号没中,也别灰心,关注一下闵行区部分学校的插班考机会,比如圣华紫竹双语学校5月下旬可能会有补录,这就像是考试没考好,还有补考的机会,抓住了照样有学上。

总之啊,外区小升初想进闵行的初中,就得把这些政策条条框框摸清楚,材料准备齐全,流程走对,再加上一点点好运气,祝各位宝爸宝妈和娃们都能心想事成,顺利进入理想的初中!毕竟,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肯定会后悔,你说对吧?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推荐站内搜索
推荐栏目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