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录取分数 > 小升初培优分数的归一

共1个回答

 灯火阑珊处 灯火阑珊处
小升初培优分数的归一

各位数学小勇士们,你们是不是一看到分数应用题就头大,感觉脑子像一团乱麻,怎么理都理不清呀?别慌别慌,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小升初数学里的“拦路虎”——分数归一问题,保证让你听完之后,茅塞顿开,做题嗖嗖快,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数学啦!

其实啊,分数归一问题说难也不难,它就像咱们玩游戏打怪升级,得先找到那个最关键的“小怪”,把它干掉,后面的大boss就好对付多了。这个“小怪”就是“单一量”,也就是单位量。简单说,就是先算出“一份”是多少,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算总数啊或者其他的量。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咱们平时分零食?先知道一个人能分到多少,才知道一堆零食够几个人吃,或者几个人能吃多少,对吧?

那这种题具体咋做呢?别着急,咱们一步一步来解锁!

第一种,也是最基础的,叫“基础公式型”。说白了就是知道一部分,求整体;或者知道整体,求一部分。解题的秘诀就一个,先找到那个“单位1”,把它搞定了,其他的都好说。举个栗子,图书馆有文艺书320本,故事书是文艺书的四分之三,这故事书又比科技书少五分之一,问科技书有多少本?你看,是不是有点绕?但别急,咱们慢慢来。第一步,先把故事书的数量算出来,文艺书320本,故事书是它的四分之三,那就是320乘以四分之三,等于240本,so easy!接下来,故事书比科技书少五分之一,这意思就是故事书是科技书的五分之四,把科技书看作单位1,设它为x,那就是五分之四x等于240,x等于多少呢?一算就知道是300本啦!怎么样,是不是没想象中那么难?

第二种,稍微复杂一丢丢,叫“复合分数型”。就是题目里会有好几个量缠在一起,跟乱麻似的。这时候就得有耐心,一点点把它们拆开,先归一一个量,再顺藤摸瓜找出其他的。比如说,妈妈买2斤苹果、4斤菠萝花了14元;爸爸买3斤苹果、2斤菠萝花了13元。求1斤苹果和1斤菠萝多少钱?哎呀,两个人买的不一样,这咋算?别急,咱们设苹果单价是x元一斤,菠萝是y元一斤,然后根据妈妈和爸爸买的情况,就能列出两个方程。妈妈的是2x加4y等于14,爸爸的是3x加2y等于13。接下来就是解方程啦!咱们可以把爸爸的那个方程两边都乘以2,就变成6x加4y等于26,然后用这个新方程减去妈妈的方程,是不是就能把y给消掉啦?一算,4x等于12,x就是3,再把x等于3代回原来的方程,y就是2。搞定!苹果3块一斤,菠萝2块一斤,以后买水果就不会被坑啦!

第三种,叫“归总变形”。这个更有意思,先不求一份,先把总数求出来,然后再按分数分配,或者算剩下多少。比如说,某厂计划每天用煤5吨,40天用完,后来改进了锅炉,每天节约1吨,也就是每天只用4吨了,问这批煤能多用多少天?这还不简单,先算一共有多少煤嘛,每天5吨,40天,那就是5乘以40等于200吨。改进后每天用4吨,那200吨能用多少天呢?200除以4等于50天。原来计划40天,现在能用50天,这不就多出来10天嘛!是不是超简单?

好啦,讲了这么多,咱们也总结一下小技巧,还有那些容易掉进去的“坑”!

第一,找单位“1”是重中之重!记住一个小窍门,“的”字前面的,“比”字后面的,通常就是单位“1”。要是单位“1”不知道是多少,那就用除法,或者设个未知数解方程,准没错!

第二,得分清楚“量”和“率”。啥意思呢?比如说“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36千米”,这个36千米是实实在在的数量,是“量”;而“第二天修了全长的三分之一”,这个三分之一就是“率”,是个比例。可千万别把它们俩搞混了,不然就会闹笑话,做题也肯定错!

第三,要是遇上那种步骤特别多的题,别着急,一步一步来,每一步都把那个“单一量”写清楚,比如先求1小时干多少活,1辆车能运多少货,这样一步步推下去,再复杂的题也能搞定!

最后,咱们再来挑战一道典型例题,把归一和分数结合起来的。小华看一本24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五分之一,第二天看了余下的三分之一,问还剩多少页没看?这题看着是不是有点眼熟?慢慢来。第一天看了全书的五分之一,全书240页,那第一天就看了240乘以五分之一,等于48页。还剩下多少呢?240减48,等于192页。第二天看了余下的三分之一,余下的是192页,那第二天就看了192乘以三分之一,等于64页。所以还剩下多少呢?192减64,等于128页。搞定!答案就是128页。

所以你看,分数归一问题,其实就是围绕着“分数关系”这个桥梁,把复杂的问题变成先求“一份量”,再求“总量”,最后求“目标量”这么一个过程。只要你把分数的乘除法玩得溜,再加上点耐心和细心,这些题在你眼里就是“小菜一碟”!怎么样,今天的数学小课堂是不是让你豁然开朗?下次再遇到这种题,可别再皱眉头啦,大胆地把它拿下,你就是数学小天才!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推荐站内搜索
推荐栏目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