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科举制度

确信 2024-12-04
回答数 4 浏览数 104
首页 > 各地小升初 > 唐朝的科举制度

共4个回答

这样就好 这样就好
唐朝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鲨勒巴基 鲨勒巴基
唐朝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憧憬巴黎夜的安好 憧憬巴黎夜的安好
唐朝考试科举是指唐朝时期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该制度实行了六科制度,即:文、武、经、史、子、贡六种考试科目。考试的对象是年满二十岁及以上的男子,这使得科举制度成为了唐朝精英选拔的主要途径。而通过考试取得功名后,这些人将被提拔为官僚,成为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领袖。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劳资独宠一方 劳资独宠一方
科举制度在唐朝产生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动荡和政治不稳定:唐朝初期经历了玄武门之变等一系列政治骚乱,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朝堂内外政治不稳定。为了巩固统治,唐朝建立科举制度,通过选拔人才来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力。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