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站内搜索
- 推荐栏目
-
- 武汉小升初
- 湖北小升初
- 北京小升初
- 天津小升初
- 上海小升初
- 重庆小升初
- 南京小升初
- 杭州小升初
- 合肥小升初
- 福州小升初
- 南昌小升初
- 济南小升初
- 郑州小升初
- 长沙小升初
- 广州小升初
- 兰州小升初
- 成都小升初
- 贵阳小升初
- 昆明小升初
- 西安小升初
- 南宁小升初
- 乌鲁木齐小升初
- 石家庄小升初
- 太原小升初
- 沈阳小升初
- 长春小升初
- 哈尔滨小升初
- 呼和浩特小升初
- 西宁小升初
- 银川小升初
- 海口小升初
- 拉萨小升初
- 河北小升初
- 山西小升初
- 辽宁小升初
- 吉林小升初
- 黑龙江小升初
- 江苏小升初
- 浙江小升初
- 安徽小升初
- 福建小升初
- 江西小升初
- 山东小升初
- 河南小升初
- 湖南小升初
- 广东小升初
- 甘肃小升初
- 四川小升初
- 贵州小升初
- 云南小升初
- 陕西小升初
- 广西小升初
- 新疆小升初
- 内蒙古小升初
- 青海小升初
- 宁夏小升初
- 海南小升初
- 西藏小升初
- 最新问答
-
站内搜索
- 2025年北京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天津各地小升初
- 2025年上海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重庆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深圳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河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石家庄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山西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太原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辽宁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沈阳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吉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长春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黑龙江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哈尔滨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江苏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南京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浙江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杭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安徽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合肥各地小升初
- 2025年福建各地小升初
- 2025年福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江西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南昌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山东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济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河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郑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湖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武汉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湖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长沙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广东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广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海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海口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四川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成都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贵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贵阳各地小升初
- 2025年云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昆明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陕西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西安各地小升初
- 2025年甘肃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兰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青海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西宁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内蒙古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呼和浩特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广西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南宁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西藏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拉萨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宁夏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银川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新疆各地小升初
- 2025年乌鲁木齐各地小升初


各位武汉的宝爸宝妈们,注意啦注意啦!最近是不是被“小升初新政”搞得头都大了,感觉比辅导孩子作业还让人头秃?别慌别慌,今天咱就用唠嗑的方式,给你扒一扒这新政到底是个啥情况,对你家娃升学有啥影响!
其实啊,这新政说白了就像给升学游戏换了个规则,以前可能还能抄抄近道,现在咱得重新研究攻略了。结论先甩这儿:核心就是“指标生”变天了、公办学校站起来了、升学的路数也得跟着调调,各位家长们,你们的择校小算盘可得重新打一打,风险也得掂量掂量啦!
那具体有啥变化呢?听我给你掰扯掰扯:
第一个,也是最猛的,就是“指标生取代分配生”。你知道吗,以前可能是按学校好坏分名额,现在区内高中的指标啊,就像切蛋糕,按区内初中的人头数来分,每个初中都有份!而且降分录取也不是一刀切了,改成“一校一线”,按成绩排队,有点像咱们排队买奶茶,先到先得(当然是成绩好的先得)。
第二个,公办校这回可真是扬眉吐气了!2024年公办初中因为这个指标生政策,腰杆都硬了不少,2025年估计还得火。反观民办校呢,那就比较刺激了,全靠摇号招生,摇中了欢天喜地,摇不中那可就有点悬。
第三个,想跨区择校的家长可得当心了!以前可能还能想想办法,现在?择校生基本就跟指标生资格说拜拜了。跨区转学籍?那得“户口+房产”双证齐全,流程严格得跟政审似的,一点不含糊。
说了这么多,那对咱小升初的娃具体有啥影响呢?
先说说升学路径怎么选,这里面门道可多了:
如果你选对口公办校,那好处是啥呢?指标生资格稳稳的,升学路径就像走在平坦大路上,稳当!但风险也有,就看你家所在区的高中资源给不给力了,要是好高中少,那机会可不就少了嘛。
要是想试试民办校摇号,那就像买彩票,运气好就能摇进牛掰的民办校,美滋滋!但要是运气差没摇中,那就可能被调剂到你听都没听过的“菜场小学”对应的初中,而且最重要的是,没指标生资格,哭都来不及!
那跨区择校呢?听起来好像能接触到更好的教育资源,比如去传说中的“教育强区”。但风险也不小,转学籍那叫一个麻烦,而且一旦跨区,指标生资格也就飞了,这波操作可得想清楚。
举个栗子哈,洪山区的洪高,以后就有50%的招生计划是按初中人数比例分给各个初中的。这意味着啥?就算你家娃在个不那么起眼的初中,只要好好学,说不定就能通过指标生降分,蹦进洪高这种优质高中,是不是突然觉得自家娃又有希望了?
除了选学校,关键的时间节点和准备工作也得门儿清:
首先是“元调考试”,这可是六年级上学期的重头戏,比如江岸区1月10号就考英语了。你可别小看这考试,它就像一块敲门砖,成绩是后面优录啊、分班啊的核心依据,重要性堪比高考!
然后是跨区转学籍,每年5月中旬才开始办,想跨区的家长,房产证、户口本这些硬通货可得提前准备好,别临时抱佛脚,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
还有民办校摇号,它跟公办校是同步招生的,也就是说你不能两边都占着坑。万一没摇中,你家对口的公办校又满员了,那对不起,只能服从调剂,去哪所学校可就由不得你了。
说了这么多,家长们该咋应对呢?给你们支几招:
第一,优先评估家门口的对口公办校。结合你所在区的高中资源,比如武昌区省实验的指标就多,好好选选初中,千万别脑子一热就盲目择校,有时候家门口的可能就是最好的。
第二,元调和综合素质这块得重视起来!像江汉区这些地方,早就通过摸底考来检验学生实力了,语数英得提前复习,连文言文阅读这种老大难也得啃下来,不然真跟不上。
第三,跨区操作一定要谨慎再谨慎!跨区不仅要“人户合一”,麻烦得很,关键是可能连优质高中的指标都没了,得不偿失啊!建议还是以本区的公办校作为保底,心里才踏实。
怎么样,听我这么一叨叨,是不是感觉清晰多了?要不要我再整个各区初中指标生名额对比表,让你一眼看清哪个区“风水好”,哪个区“坑比较多”?评论区告诉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