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2025政策银川

时间已摆平所有犯的错 2025-11-08
回答数 2 浏览数 968
首页 > 各地小升初 > 小升初2025政策银川

共2个回答

帝王不怀旧 帝王不怀旧
小升初2025政策银川

各位银川的宝爸宝妈们,注意啦注意啦!还在为娃2025年小升初愁得头秃不?别急别急,今天我就来给大伙儿扒一扒最新政策,保证让你听完明明白白,告别焦虑!

你知道吗,2025年银川小升初政策的核心那可是“免试就近入学”,简单说就是咱娃不用考试,按片区或者对口学校上学,是不是瞬间轻松一半?公办学校就老老实实按学区划分,该对口直升的就直升;民办学校呢,也得跟公办学校一块儿招生,人多了就靠电脑随机摇号,拼手气的时候到啦!不过户籍和学籍要求更严了,想钻空子违规招生?门儿都没有!

其实啊,公办学校入学就跟咱平时挂号似的,小学是登记制,初中要么登记要么对口直升。要是哪个学校火得不行学位紧张,那学籍可就派上大用场了,会逐步变成招生条件之一。万一报名的人超了计划,就按规则来录取,剩下的学位教育局会统一安排,政策优抚类的学生肯定是优先保障的,这点还是很人性化的。

再说说民办学校,真的是又爱又恨有没有?它得跟公办学校同步招生,报名人数一旦超过计划,二话不说,电脑随机录取,全看运气,谁也别想走后门。没摇上的娃也不用慌,公办学校会兜底安排。但是!划重点了啊!如果你家娃运气爆棚摇上了民办初中,结果你又反悔不想去了,那可就亏大了,中考的时候“指标到校”这个大福利就跟你家娃说拜拜了,所以选择民办一定要慎重,千万别冲动!

下面这些关键要求和限制,各位家长可得拿小本本记下来: 信息采集方面,学校只收一次必要的材料,想打听家长职务、收入?门儿都没有!更不准通过App反反复复让你填这填那,折腾人! 招生范围这块,民办学校首先得满足自己所在县(区)的娃,本地名额招满了,经过审批才能跨县(区)招生,但想面向银川市以外?想都别想! 要是哪个学校敢超计划、超范围招生,那处罚可就严厉了,轻的核减招生计划,重的直接吊销办学许可证,所以学校们也都得乖乖的! 还有学区调整,万一因为学校盖新的了或者生源变了要调整片区,教育局会先科学评估,然后提前向社会公布,不会搞突然袭击的。

最后给各位家长提个醒,这些注意事项可得上心: 材料准备一定要提前!2025年的片区划分在6月30号之前会公布,到时候赶紧去查自家娃属于哪个片区,户籍、房产、学籍这些证明材料,一个都不能少,提前准备得妥妥的,别到时候手忙脚乱! 选择民办学校真的要三思而后行,放弃录取资格影响中考指标到校,这个后果咱承担不起啊!电脑摇号结果出来了也得及时关注,别错过了重要信息。 想了解最新政策,就上银川市教育局官网或者那个“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上面信息最准,千万别道听途说,错过关键时间节点哭都来不及!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心里有数多了?对了,要不要我再整理一份“2025年银川小升初民办学校招生时间表”?帮你把报名、摇号这些时间点都标得清清楚楚,让你家娃升学节奏稳稳的!需要的话吱一声哦!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亡城旧梦 亡城旧梦

以下是银川市2025年小升初的最新政策:

  1. 义务教育阶段:要切实保障学位供给。同时,要科学合理划定片区,片区划定后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对县域交界处教育资源实行县区共济。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则,提前明确报名登记所需材料、报名时间和办理方式,在招生入学时一次性采集。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不得利用各类App、小程序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小学入学一般采取登记入学,初中入学一般采取登记或对口直升方式入学,对学生逐年增加的初中学校,应结合生源变化实际,逐步将学籍纳入招生条件。超过学校招生计划的,按照已明确的规则落实;有空余学位由属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优先解决政策优抚类学生和特殊群体子女入学。继续落实公民同招,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实行电脑随机录取;未被录取的学生根据区域内公办学校学位情况统筹安排入学,对放弃民办初中学校录取资格学生,中考不得享受指标到校政策。

  2. 普通高中阶段:自治区属(含高校附属中学)、市属各高中学校及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区域内普通高中生源情况,通过现有校舍挖潜、改扩建、阶段性适当扩大高中校额和班额等方式,扩大普通高中学位供给。根据基础教育资源布局优化方案,探索依托公办中等职业学校,通过转设为综合高中、普通中学或与普通高中联合举办普通高中班等方式,增加学位供给。要规范招生录取范围。自治区属(含高校附属中学)、市属、兴庆区属普通高中(含民办)全部在市辖三区范围内招生,经自治区教育厅核准的自主招生一类学校在市辖三区范围内招生,自主招生二类学校招生范围保持不变,自主招生三类学校招生范围为银川市(含两县一市)。两县一市辖区内的普通高中,必须优先满足所在辖区内学生入学需求,属地招生任务完成后生源仍不足时,经属地教育行政部门申请、市教育局审定同意后可跨县(市)区招生,不得设置条件或预留计划申请统筹调剂,不得面向银川市以外招生。

以上就是银川市2025年小升初的最新政策,请您仔细阅读并了解相关政策内容。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相关问题

推荐站内搜索
推荐栏目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