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小升初 > 天津小升初经历

共2个回答

 未来家庭主男。 未来家庭主男。
天津小升初经历

各位天津小升初的宝爸宝妈们,你们是不是一提到孩子升学就头大得像个拨浪鼓啊?哈哈,别慌别慌,今天咱就来唠唠天津小升初这点事儿,保证让你听完茅塞顿开,比喝了冰镇酸梅汤还解渴!

你知道吗,现在天津小升初那可是玩起了“公民同摇”的大戏,简单说就是公办、民办学校一起摇号,能不能摇中全看运气,比买彩票还刺激!所以啊,家长们就得在政策的框框里好好盘算盘算,到底是选公办稳妥,还是冲民办博一把,志愿咋填、摇号结果如何,直接就决定了你家娃去哪儿上学,简直比高考填志愿还让人揪心!

其实啊,这“公民同摇”政策从2020年就开始实行了,公办民办一起招生一起摇号,大家机会均等,听着挺公平对吧?可到了2023年,有些区比如河西区,学位那叫一个紧张,外地回户籍地升学的娃,还得全区统筹安排,那心情,简直像坐过山车一样七上八下!

接下来咱说说关键的时间节点,各位可得拿小本本记好了,错过一步可能就耽误大事儿啦!

第一个阶段是信息登记,这各区时间还不一样,就像2023年东丽区是7月1号到2号,你得带着户口本或者居住证去给孩子登记,这一步就像给孩子在升学系统里“占个座儿”。记住啦,公办校是按学区来的,民办校就看你愿不愿意报。

然后就是最让人头疼的志愿填报环节,公办校的志愿你得老老实实填满,民办校呢,想报就报,不想报拉倒。录取的时候是按你填的志愿顺序来的,所以热门的公办校,比如河西二片的实验中学,那可是香饽饽,人家可能第一志愿就直接录满了,后面的志愿都得靠边站,你说刺激不刺激!

最后就是惊心动魄的摇号录取了,公办校在学区内摇,民办校那可是跨区竞争,高手过招,全凭运气!要是哪个学校没录满,后面还会有补录的机会,所以千万别一开始没摇中就哭鼻子哦。就说2023年和平区吧,预计报名民办校的一志愿就超过2000人,那场面,简直比春运抢票还火爆!

说到家长们最关心的决策问题,那公办和民办到底咋选呢?这可真是个世纪大难题!公办校嘛,就像老黄牛,稳重!比如河西三片的四中,2022年一志愿就录满了,只要你在学区内,基本就稳了。民办校呢,那就像开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是惊喜还是惊吓,2023年河西区民办校的中签率也就33%-35%左右,差不多三个人里才能中一个,这运气成分可太大了!

还有啊,有些数据也能帮你参考参考,比如小外的报名人数,就能看出民办校火不火。2023年和平区一片小外报名572人,是三片的1.5倍,你瞅瞅这差距,热门程度一目了然!

好啦,说了这么多,各位宝爸宝妈心里是不是有点谱了?想不想再听听和平区和河西区这两个“热门选手”的志愿填报策略对比呀?保证让你听完直呼“内行”!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竹泣墨痕 竹泣墨痕

天津小升初经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政策变化:天津市对小升初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例如2012年南开区实行的优质资源初中分配制度,以及近年来推行的全面摇号政策。

  2. 家长准备:家长们为了让孩子能够进入好的初中,往往会提前几年就开始规划,比如让孩子参加各种竞赛、培养特长、参加课外辅导班等。

  3. 培训机构:随着小升初竞争的加剧,各种培训机构也应运而生,提供包括课业辅导、奥数培训、英语考级、艺术特长等在内的多种服务。

  4. 学校反应:一些学校为了应对小升初政策的变化,也开始调整自身的教学策略和招生方式。例如,有的学校开始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而不仅仅是学业成绩。

  5. 学生压力:小升初的竞争压力不仅影响到了家长和学校,也给学生们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许多学生在六年级时就已经感受到了升学的压力,并且需要在学习之余还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和培训课程。

综上所述,天津小升初经历是一个涉及政策、家庭、教育机构和学生自身的复杂过程。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