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小升初 > 小升初政策武汉

共2个回答

 ~~熊嘟嘟°° ~~熊嘟嘟°°
小升初政策武汉

各位武汉小升初的宝爸宝妈们,注意啦注意啦!2025年的小升初政策新鲜出炉,今天咱就用唠嗑的方式给大伙儿扒一扒,保证让你听得明明白白,再也不用到处打听啦!

其实啊,今年的政策还是老几样核心目标在发力:“免试就近入学”、“公民同招”、“教育资源均衡”。简单说就是,想上好学校别琢磨考试了,就近原则来;公办民办一起招生,机会均等;大家都别挤破头抢一个学校,资源要雨露均沾嘛!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政策爸爸也是拼了,又是多校划片扩容,又是跨区流程优化,还特别照顾了特殊群体,总之就是想让入学这件事更规范、更公平。入学条件、招生方式、啥时候该干啥,都写得清清楚楚,就差直接喂到咱嘴里了,你知道吗?

那具体咋入学呢?咱先说说公办学校,这可是大多数娃的归宿。

第一个硬规矩:“免试就近入学”。啥意思?就是按片区来,划到哪个学校就去哪个学校,大部分地方是一个学校对应一片区,叫“单校划片”。不过也有新潮的,比如硚口区十一营房中学那边,就试点“多校划片”,就是一片区对应好几个学校,看运气啦!这里划重点:户籍和房产证得是一对儿,就是说你户口在这儿,房子也在这儿,那娃上学就稳了,优先对口入学。要是户口和房子不在一个地儿,那就得听区教育局的安排,给你统筹分配,说白了就是看哪儿还有空位。

再说说“跨区入学”,这个也是很多家长关心的。如果你是“人户合一”,就是户口和房子都不在现在上学的区,但想去户口房子所在的区上初中,没问题!5月6号到9号,记得上《市级平台》线上办理,千万别错过了,逾期未办的话,那就只能乖乖回原对口学校注册学籍了,哭都来不及!还有个好消息是给二孩家庭的,要是你家老大当初上初中不是择校去的,那老二老三想跟着老大上同一个公办初中,也是可以申请的,政策还是挺有人情味的嘛!

说完公办,再聊聊民办学校,这可是不少家长眼中的香饽饽。

民办学校现在有个大原则:“公民同招”,而且报名人多了就“摇号录取”。也就是说,民办和公办一起开始招生,你可别想着先去民办试试水,不行再回头找公办,门儿都没有!像武珞路实验、华一光谷这些热门民办校,那报名人数,啧啧,肯定得摇号,全看运气,摇中了就跟中了彩票似的!报名时间是7月7号到9号,还是那个《市级平台》。摇中了也别高兴太早,7月25号前得把学费交了确认,不然名额就飞了!

万一没摇中咋办?还有补录!剩下的学位会进行补录,而且全程直播,保证公开透明,让你看得清清楚楚,谁也别想暗箱操作,这点还是挺赞的!

今年政策有啥新变化、新花样呢?

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多校划片”范围扩大了!以前可能就个别区试试水,今年直接干到了光谷、江岸等8个区,覆盖面那是相当广。咋操作呢?“梯度志愿+电脑派位”,听着挺玄乎,其实就是你可以报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一志愿没中,自动就去第二志愿那边摇号,机会多了一次,中签率据说比往年提升了35%呢,是不是瞬间感觉希望大增?

还有个重磅消息:“分配生扩容”!啥叫分配生?就是好高中会把一些名额分配给各个初中,这样一来,普通初中的娃也有机会进好高中了。这招可太狠了,直接就削弱了“学区房”的神话!你想啊,以前大家挤破头买学区房,不就是为了上名初中,然后考名高中吗?现在分配生多了,普通初中也有机会,那学区房的绝对价值可不就降了?典型的例子,长春街小学的学位都排到2028年去了,你说吓人不?这就是政策在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分布,让每个学校都差不多好。

除了这些大方向,流程上也优化了不少,科技感满满!

现在啥都讲究线上化,入学这点事儿也不例外。信息登记、跨区办理、查结果,通通都能在《市级平台》或者湖北政务服务网上搞定,不用再顶着大太阳跑断腿了,简直是懒癌患者的福音啊!

时间节点也给得明明白白,咱得拿小本本记下来:3月13号到23号是网上登记,千万别拖到最后一天,万一系统卡了呢?要是不小心忘了登记,也别慌,5月12号到16号还有个补登记的机会。7月5号到6号记得去领《入学通知书》,领了还得确认,逾期未确认的,不好意思,视为放弃资格,那你家娃可就没学上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政策也没忘了特殊群体的娃,这点必须点赞!

随迁子女想在武汉上学,得有武汉市居住证,还得有合法稳定的就业证明,然后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虽然可能不是最热门的学校,但至少有学上,对吧?

还有其他特殊情况:比如残疾儿童,优先安排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跟正常孩子一起学习;要是实在不适合,就去特殊教育学校,或者学校老师送教上门,总之一个都不能少!烈士、现役军人、高层次人才这些为国家做贡献的人的子女,按相关政策优先安排入学,这也是应该的,付出总有回报嘛!对了,还有“缓学与免学”,如果孩子因为健康原因实在上不了学,得向区教育局申请批准,可不能自己说了算,说在家学习就不去学校了,那是不行的,义务教育可是每个孩子的权利和义务,不能马虎!

说了这么多,估计大家脑子有点乱了,别急,咱把重要的时间节点和注意事项再捋一捋,做成了个表格,一目了然:

阶段时间事项
信息登记3月13-23日湖北政务服务网网上登记,这是第一步,千万别忘!
补登记5月12-16日之前忘了登记的,这是最后的机会!
跨区办理5月6-9日要跨区的,上《市级平台》提交户口、房产等材料,过期不候!
民办报名7月7-9日想冲民办的,线上报名,记住哦,只能报1所,选妃都没这么纠结!
结果查询7月2-3日登录《市级平台》查看入学安排,看看咱家娃去哪儿上学!
录取确认7月5-6日领取《入学通知书》并确认,拿到手才算踏实!

最后,给各位家长几点掏心窝子的建议,都是血泪经验总结啊:

材料准备方面,户口、房产这些证件的原件复印件,赶紧翻出来核实清楚,确保“人户合一”,或者符合跨区条件,别到时候手忙脚乱,材料不全可就麻烦了!

志愿策略也很重要,特别是在多校划片的区域,建议大家合理填报梯度志愿,别一股脑都报最热门的学校,那样摇中的概率就跟中五百万似的,适当放低预期,给自己留条后路,选择大于努力嘛,虽然努力也很重要!

还有,一定要关注政策动态,别自己闷头瞎琢磨。“武汉本地宝”这些官方渠道就不错,学区划分、补录信息啥的,都会及时更新,跟着大部队走,准没错!

总的来说,2025年这个政策,就是想办法让教育更公平。你看,不让考试选拔了,扩大统筹安排范围了,跨区机制也优化了,这些都是为了啥?就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公平的入学机会。比如说,多校划片和分配生扩招,直接就给“学区房”降了温,以前一套学区房炒到天价,现在没那么香了吧?“公民同招”和摇号录取,也让民办学校不能再掐尖招生,生源优势没那么大了,这样一来,公办民办就更均衡了。所以啊,家长们也得理性看待政策调整,别老想着走捷径,提前规划好孩子的入学路径,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确保孩子顺利升上初中,开启新的学习旅程。努力不一定能进最牛的学校,但不提前准备肯定会手忙脚乱,你说对吧?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祝各位宝爸宝妈都能顺利搞定娃的小升初!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波波一口 波波一口

武汉市小升初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入学方式:武汉市小升初入学方式主要分为公办学校对口划片免试就近入学和民办学校招生两种形式。

  2. 公办学校对口划片免试就近入学:武汉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坚持“以区为主、划片对口、免试就近”的入学原则。各区教育局根据学校分布、学校规模、适龄学生人数等因素,合理安排学校招生计划,并在5月31日前向社会公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服务范围。

  3. 民办学校招生:全市民办学校不得以任何方式提前招生,不得“掐尖”,报名数大于招生计划数的,采取电脑派位方式招生。电脑派位时间为7月15日。

  4. 跨区入学:需办理跨区入学的小学毕业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办理跨区入学登记手续。

  5. 随迁子女入学:持有居住证和劳动合同(或者经营许可证)等能表明有合法稳定就业材料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其随迁子女可在武汉市接受义务教育,一视同仁享受市民待遇。

  6. 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人员子女入学:已办理户籍由市外迁入武汉的大学生,其子女可在武汉接受义务教育,由其落户所在区教育局安排入学。

  7. 特殊群体入学:确保符合条件的6—14周岁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就学权利,尽可能在普通学校安排三类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

  8. 招生时间安排:武汉市小升初招生工作的时间安排包括小学毕业生信息核查、跨区入学手续办理、民办学校报名与电脑派位、新生报到等环节。

总的来说,武汉市小升初政策旨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通过合理的划片和招生方式,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同时,政策也考虑到特殊群体的需求,体现了教育的人文关怀。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