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小升初 > 呼和浩特小升初技巧

共2个回答

 雨的印迹 雨的印迹
呼和浩特小升初技巧

各位呼市小升初的宝爸宝妈们,注意啦注意啦,家有小豆包要升初中的,这篇可是纯干货,错过拍大腿啊!你知道吗,现在呼市小升初早就不是咱们小时候凭成绩“硬碰硬”的时候啦,现在流行的是“网上志愿填报+电脑派位”,说白了就是看运气,但前提是你得把时间节点掐得死死的,不然运气来了都抓不住!

2025年的志愿填报时间记好了哈,6月10号早上8点到15号下午6点,就这几天,过期不候!到时候登录“蒙速办APP”或者小程序里的“市区小升初服务平台”,公办民办学校随你挑。万一呢,我是说万一哈,第一次派位没中,别慌,还有第二次机会!6月25号到27号可以二次统筹志愿填报,7月2号再派一次。建议各位神仙爸妈提前关注“呼和浩特本地宝”公众号,里面政策解读、划片范围、流程图解啥都有,比你到处问人靠谱多了,千万别等截止了才想起来,那可真是哭都来不及!

接下来聊聊志愿填报那些事儿,公办和民办,怎么选才能不踩坑呢?其实啊,公办初中讲究一个“相对就近入学”,要么电脑派位,要么九年一贯制直接对口升上去。像赛罕区就明确说了,有本地学籍而且一直在那儿上学的娃优先派位,户口在这儿但在别的地方上学的,得提前把信息录好,不然可能连摇号资格都没有。

那民办初中呢?简单粗暴!如果报的人超过学校计划招生人数,那就100%电脑随机录取,全看运气;要是没报满,那就恭喜你,直接录取!不过民办校原则上只能在本区招生,除非有寄宿条件,而且得教育局审批同意,才能稍微扩大点范围,但想跨盟市招生?门儿都没有!

还有些特殊政策,比如呼和浩特民族实验学校的学生,要是户口满3年,爸妈还有固定住所,那可就厉害了,有机会优先参与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这些名校的派位,简直是“天选之子”!要是不符合条件,那就只能被统筹到三十中或者蒙古族学校了,差距还是挺大的。

说完了学校选择,再说说娃的学习准备,这才是硬核啊!数学这块,五年级的分数运算,什么通分、约分、混合运算,那简直是“老大难”,必须啃下来!还有那些复杂应用题,比如长方体体积比较啊,行程问题啊,能把不少娃绕晕。举个例子,就像那个“75.5厘米的纸带,每7.8厘米裁一个圆环,12条纸带能做几串拉花”的题,是不是看着就头大?我当时看到都懵了,得先算一条纸带能裁几个圆环,75.5除以7.8,大概9个,注意哦,这里不能四舍五入,得用“去尾法”,不然圆环就不完整了!然后12条就是9乘12等于108个圆环,再按15个一串来算,108除以15,又是个小数,还是去尾,约7串。这过程,一步错,步步错,真是考验细心程度!

除了数学硬知识,逻辑思维也得跟上。比如那个“找次品”的问题,6瓶药,每次称2瓶,至少几次能保证找到少药片的那瓶?这种题就得把所有可能情况都想到,不能漏掉任何一种,不然就可能出错,跟侦探破案似的,得有耐心。

学习习惯也很重要!千万别天天逼着孩子学,那样只会让他越来越讨厌学习。多来点正向激励,孩子哪怕进步一点点,也赶紧夸夸他,比啥都强!还可以搞点“情境引导”,比如吃饭的时候,不经意间就跟孩子讨论讨论数学问题,让学习融入生活,而不是变成一种负担。

最后,家长们的角色也至关重要,可不是光给娃加油打气就行的!信息采集和审核,5月份就得开始忙活,比如赛罕区就是5月12号到19号,户籍、学籍、实际居住证明这些材料,一样都不能少,而且得确保跟父母一方的户籍一致,不然审核通不过,麻烦就大了!

还有就是心态调整,电脑派位这事儿,真的跟抽奖差不多,随机性太大了。所以各位家长,千万别一门心思就盯着“名校”,适合自家娃的才是最好的,不然孩子压力大,家长也焦虑,何必呢?万一结果真不理想,也别上火,可以咨询教育局招生办,或者抓住“二次统筹”的机会,办法总比困难多嘛!

长远来看,孩子升入初中后,数学逻辑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衔接特别重要,别老想着依赖辅导班,把学校教的知识学扎实了,比啥都强!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咱们当家长的,陪着孩子一起加油,稳稳当当把这个小升初过渡好,比啥都强,你说对吧?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ゞ颩過ゞ ゞ颩過ゞ

呼和浩特小升初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会构建知识脉络:构建知识脉络有助于梳理整个知识的节点,并加深对知识重点的印象。对于小升初数学来说,数学概念尤为重要,它是构建知识网络的出发点,也是数学考查的重点。因此,需要掌握好代数和几何中的各种概念、分类、定义、性质和判定,并能够应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

  2. 善于建立错题集:建立错题集可以帮助学生反复整理研究平时犯的错误,吃透每个知识点。通过分析错误原因,强化知识点的同时,拓宽个人的解题思维。此外,还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定数量的数学习题,积累解题经验、总结解题思路,形成解题思想,催生解题灵感,掌握学习方法。

  3. 加强对数学常用公式的记忆与巧用:小升初数学考试中,有将近百分之七十的题目都是基于数学常用公式,其余的题目也是公式的不规则运用。因此,加强对常用数学公式的记忆和巧妙运用,可以提高解题效率。

  4. 按照老师要求复习:按照各科老师的要求进行考前基础知识的复习,重点复习以前的错题、课本以及笔记等。

  5. 注意考试细节:回忆各科老师强调的考试注意事项,例如语文注意书写,数学写单位、大题要写答、画图一定用直尺和铅笔、题目读两遍再动笔等。

  6. 合理安排生活作息:考试前保证充足的睡眠,睡前可看看错题本和笔记,切记不要看电视和上网。考试前一天应保持起床时间、早餐时间与考试当天基本一致,可与课堂体验开始时间同时进行对应学科的练习与复习。

  7. 准备所需物品:带好考试所需物品,如黑色中性笔、橡皮、直尺、圆规、手表、纸巾、准考证等,并装进透明文具袋。严禁携带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