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站内搜索
- 推荐栏目
-
- 武汉小升初
- 湖北小升初
- 北京小升初
- 天津小升初
- 上海小升初
- 重庆小升初
- 南京小升初
- 杭州小升初
- 合肥小升初
- 福州小升初
- 南昌小升初
- 济南小升初
- 郑州小升初
- 长沙小升初
- 广州小升初
- 兰州小升初
- 成都小升初
- 贵阳小升初
- 昆明小升初
- 西安小升初
- 南宁小升初
- 乌鲁木齐小升初
- 石家庄小升初
- 太原小升初
- 沈阳小升初
- 长春小升初
- 哈尔滨小升初
- 呼和浩特小升初
- 西宁小升初
- 银川小升初
- 海口小升初
- 拉萨小升初
- 河北小升初
- 山西小升初
- 辽宁小升初
- 吉林小升初
- 黑龙江小升初
- 江苏小升初
- 浙江小升初
- 安徽小升初
- 福建小升初
- 江西小升初
- 山东小升初
- 河南小升初
- 湖南小升初
- 广东小升初
- 甘肃小升初
- 四川小升初
- 贵州小升初
- 云南小升初
- 陕西小升初
- 广西小升初
- 新疆小升初
- 内蒙古小升初
- 青海小升初
- 宁夏小升初
- 海南小升初
- 西藏小升初
- 最新问答
-
站内搜索
- 2025年北京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天津各地小升初
- 2025年上海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重庆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深圳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河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石家庄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山西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太原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辽宁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沈阳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吉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长春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黑龙江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哈尔滨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江苏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南京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浙江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杭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安徽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合肥各地小升初
- 2025年福建各地小升初
- 2025年福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江西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南昌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山东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济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河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郑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湖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武汉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湖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长沙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广东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广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海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海口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四川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成都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贵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贵阳各地小升初
- 2025年云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昆明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陕西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西安各地小升初
- 2025年甘肃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兰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青海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西宁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内蒙古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呼和浩特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广西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南宁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西藏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拉萨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宁夏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银川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新疆各地小升初
- 2025年乌鲁木齐各地小升初
各位南昌的宝爸宝妈们,注意啦!最近是不是被各种“小升初比赛加分”的消息搞得头都大了?今天咱就来好好扒一扒,这到底是真是假!
你知道吗?先给大家吃个定心丸:南昌小升初,根本没有比赛加分这回事儿! 是不是很意外?教育部早就说了,要减少那些花里胡哨的特长招生,不管是公办还是民办学校,都不能拿考试成绩选人,更不能看什么竞赛证书、考级证明。所以啊,你家娃就算拿了学科竞赛一等奖,或者钢琴弹到十级,在小升初这儿,那分数是一分都不会多加的,真的是白激动一场!
那肯定有家长要问了,那特长生政策是干嘛的?其实啊,艺术、体育这些特长,顶多就是部分学校,比如艺术特色学校招生时参考一下,可不是给你加分的工具人哦。想当特长生,得通过专业测试,合格了就能入学,但别指望能额外加分,跟中高考那种乐器、美术能加个二三十分的情况,完全是两码事!中考高考那是中考高考,小升初咱不玩这套!
虽然小升初没加分,但中考的时候,部分特殊群体还是有加分福利的,咱也可以提前了解一下,就当提前做功课啦: 农村独生子女或者二女家庭的娃,2016年之前出生的,2024和2025年中考都能加10分,之后出生的就没戏啦,这政策也是有保质期的!华侨、归侨子女还有台籍考生,这两年中考都能稳稳加10分。少数民族聚居乡的考生呢,2024年政策没提,2025年就有10分加分了,算是个小惊喜吧!还有英烈子女,像公安、消防这些英雄的孩子,会按专门的细则来执行,必须给英雄的后代点赞!
说到这儿,可能有家长又要emo了:那我家娃参加比赛还有啥用啊?白忙活了?其实啊,比赛也不是完全没用。比如,获奖了能让简历更好看一点,有些民办学校搞综合素质评估的时候,可能会瞅两眼,但具体加多少分,那可没个准数,全看学校心情。还有就是在学校里,有些班级量化管理,竞赛获奖能得点积分,比如一等奖加10分,不过这积分也就是评个班级三好啥的,跟升学一点关系都没有,纯属校内自嗨。
给大家再强调一下政策依据哈:教育部规定,小升初是免试就近入学,严禁拿竞赛成绩当敲门砖,特长招生比例也得控制在5%以内,僧多肉少啊!南昌这边执行得也挺严格,公办学校那是“零加分”原则,民办学校招生主要靠面谈或者审核材料,比赛成绩想直接换成分数?门儿都没有!
所以啊,各位家长,咱还是老老实实关注学校官方的招生公告,别被那些乱七八糟的竞赛培训忽悠了,花了冤枉钱不说,还耽误孩子时间。理性看待比赛,孩子喜欢、能提升能力就好,别一门心思盯着加分,那都是浮云!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