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小升初 > 南京小升初 非全优

共1个回答

清风留夏 清风留夏
南京小升初 非全优

各位南京小升初的宝爸宝妈们,你们是不是最近天天盯着娃的成绩单,看到那个“良”字就头大得像个西瓜?今天咱就来唠唠这个让无数家长抓心挠肝的词儿——“非全优”,这玩意儿到底是个啥,又能把咱娃咋地!

其实啊,在南京小升初这圈儿里,“全优”就跟游戏里的SSR卡一样金贵,特指小学四到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主科,期末总评都得是闪闪发光的“优”,至于劳技体育音乐美术这些副科,那都是陪跑的,不算数!所以反过来想,“非全优”就是说这三门主科里,至少有一门期末总评没拿到“优”,可能是个“良”,甚至更低,就像打游戏少了个关键装备,心里那叫一个不踏实!

那问题来了,非全优对咱娃择校到底有多大影响呢?简直就是简历上的“小瑕疵”,就看学校在不在意了!

首先,很多民办校和部分公办重点校,那可是把“全优+全三好”当成筛简历的“照妖镜”。比如说,有的学校A班要求“12优+4张三好”,B班“12优+2张三好”,C班稍微松点,但也得“12优或者11优1良+1张三好”,而且这里的“优”还只看四五年级的期末成绩,你说坑不坑!所以啊,非全优的娃,简历初筛可能就直接被pass掉了,尤其是玄外、郑外这种一梯队的民办校,简直是“优中选优”。当然了,如果你家娃有奥数国一、PET/FCE这种硬通货证书,那还能稍微抢救一下,但最终还是得看学校的综合心情,哦不,是综合评估!

不过呢,天无绝人之路,非全优也不是完全没救,可以找找其他“外挂”来弥补嘛!比如说,三好证书或者其他荣誉可以“以旧换新”,有的学校就说了,区优少能顶2张校三好,这波不亏!还有就是高含金量的竞赛证书,什么华数杯、迎春杯国一国二,PET/FCE,信息学CSP-J一等奖,这些都是妥妥的加分项,拿出来能闪瞎招生老师的眼!另外,如果总分成绩够牛,比如五下语数英三门总分290分以上,有的学校也会网开一面,比如“总分280以上+2张三好”也能试试B班,总算给咱留了条活路!

而且啊,不同学校的“口味”也不一样。那些一梯队的民办校,对全优的要求简直严格到“鸡蛋里挑骨头”,非全优的娃除非有竞赛证书或者总分飙到295以上,否则基本没戏!但二三线学校或者公办校就佛系多了,“11优1良+1张三好”投递C班说不定就行,有的还收体育、才艺证书,比如钢琴8级、围棋高段位,也算给娃多了条出路。

那非全优的娃到底该咋择校呢?听我给你支几招!第一,别往枪口上撞,优先投递那些对“优”要求不那么死心眼的学校,比如有些公办校或者二三线民办校,明确说“11优1良”或者总分够了就行,这多香!第二,要是娃有艺术、体育、编程这些特长,赶紧在简历里放大加粗,就像游戏里的隐藏技能一样,说不定哪个学校就好这口,觉得你家娃是块“稀缺人才”的料!第三,多关注那些“简历+测试”录取的学校,这种学校简历初筛可能松一点,只要其他方面够出彩,就能拿到测试机会,到时候凭实力说话,说不定就能逆袭!第四,材料一定要准备齐全,就算不是全优,小学阶段的期中期末平时成绩原件都得有,有的学校还会看看成绩波动趋势,万一你家娃是后来居上的“潜力股”呢!

总的来说,“非全优”不是择校路上的“死刑判决”,顶多算是增加了点游戏难度!家长们得根据目标学校的具体要求,比如要几个优、看哪个年级的、荣誉怎么换算,来制定“作战计划”,通过竞赛证书、三好荣誉、总分成绩这些“装备”来提升战斗力!而且啊,现在政策不是强调“公民同招”和“随机派位”嘛,非全优的娃也可以看看公办校保底,或者试试摇号,万一中了呢,那可就赚大发了!所以啊,别太焦虑,船到桥头自然直,祝各位宝爸宝妈都能帮娃选到心仪的学校,加油冲鸭!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