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站内搜索
- 推荐栏目
-
- 武汉小升初
- 湖北小升初
- 北京小升初
- 天津小升初
- 上海小升初
- 重庆小升初
- 南京小升初
- 杭州小升初
- 合肥小升初
- 福州小升初
- 南昌小升初
- 济南小升初
- 郑州小升初
- 长沙小升初
- 广州小升初
- 兰州小升初
- 成都小升初
- 贵阳小升初
- 昆明小升初
- 西安小升初
- 南宁小升初
- 乌鲁木齐小升初
- 石家庄小升初
- 太原小升初
- 沈阳小升初
- 长春小升初
- 哈尔滨小升初
- 呼和浩特小升初
- 西宁小升初
- 银川小升初
- 海口小升初
- 拉萨小升初
- 河北小升初
- 山西小升初
- 辽宁小升初
- 吉林小升初
- 黑龙江小升初
- 江苏小升初
- 浙江小升初
- 安徽小升初
- 福建小升初
- 江西小升初
- 山东小升初
- 河南小升初
- 湖南小升初
- 广东小升初
- 甘肃小升初
- 四川小升初
- 贵州小升初
- 云南小升初
- 陕西小升初
- 广西小升初
- 新疆小升初
- 内蒙古小升初
- 青海小升初
- 宁夏小升初
- 海南小升初
- 西藏小升初
- 最新问答
-
站内搜索
- 2025年北京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天津各地小升初
- 2025年上海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重庆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深圳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河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石家庄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山西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太原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辽宁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沈阳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吉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长春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黑龙江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哈尔滨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江苏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南京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浙江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杭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安徽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合肥各地小升初
- 2025年福建各地小升初
- 2025年福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江西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南昌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山东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济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河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郑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湖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武汉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湖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长沙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广东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广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海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海口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四川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成都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贵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贵阳各地小升初
- 2025年云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昆明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陕西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西安各地小升初
- 2025年甘肃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兰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青海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西宁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内蒙古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呼和浩特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广西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南宁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西藏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拉萨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宁夏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银川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新疆各地小升初
- 2025年乌鲁木齐各地小升初
各位合肥的宝爸宝妈们,是不是一到孩子小升初就头大得像个西瓜啊。今天咱就来唠唠合肥小升初那个“禁止择校”的政策,别一听“禁止”俩字就慌,这里面学问可大了去了。
其实啊,这个“不允许择校”不是说你家娃连根毛都不能挪到别的学校,它更像是给招生戴上了紧箍咒,主要是为了让“免试就近入学”这个原则能真正落地。简单说就是,别瞎折腾,家门口的学校挺好。具体咋回事呢?听我给你掰扯掰扯。
首先,特长生招生咔嚓一下没了,从2023年开始就全面取消了,那些公办热点学校想偷偷给择校生开小灶搞实验班,门儿都没有。你想啊,以前还能靠娃会个钢琴跳个舞上个好学校,现在这条路直接堵死,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是不是公平多了?
再来看看跨区择校,这事儿公办学校管得那叫一个严,原则上就是按学区来,你住哪就上哪的学,想跨区?没门儿。那民办学校呢?哎,民办学校倒是能跨区招生,但也不是瞎招,得听教育局的统一指挥,还是以“住得近”为原则,可不是你想报哪个就报哪个。
还有个“两个一致”原则,这可是重中之重,敲黑板了啊。啥叫“两个一致”?就是你家户口本上的地址和你实际住的地方得是一个地儿,不然门儿都没有。公办学校现在都是“线上报名+线下审核”,双管齐下,想钻空子违规择校,难如登天!
说到这儿,肯定有家长要问了,难道就一点儿择校的机会都没有了吗?别急,政策也不是铁板一块,还是留了几个小口子的。
比如说民办学校招生,它们有自己的报名时间,像2023年就是6月25到27号,但得通过教育局的统一招生系统来录取,而且不能招太多人,超员了可不行。这就好比民办学校是开小灶的,但菜单和人数都得教育局说了算。
还有就是特殊情况,比如你家户口迁了,或者是随迁子女,这些情况可以找教育局,让他们给统筹安排跨片区入学,但前提是你得把学籍啊、居住证明啊这些材料准备齐全,可不是拍脑袋就能办的。
对了,乡镇的那些公办寄宿制学校也算个例外,它们可以在县里多招点学生,不是学区的也能申请。毕竟乡镇条件特殊,孩子想住校上个学,总不能还卡那么死对吧。
那要是有人非要钻空子违规择校,会有啥后果呢?后果可不小哦。
最直接的,可能就失去重点高中的指标到校资格。打个比方,你家娃违规跑到热点初中,结果户籍和学籍对不上,就像成都那边有过的例子,重点高中的名额可能就跟你家娃没关系了,那得多亏啊。
还有学籍问题,这可不是小事儿。你没按规矩来,学校可能不给你注册学籍,那以后升学可就麻烦大了,总不能让孩子当个“黑户”学生吧。
所以啊,合肥这个小升初政策,说白了就是想把择校的路子越收越窄,让大家都凭本事、凭地段上学,讲究一个公平公正。同时呢,也通过“指标到校”,比如合肥一六八中学,85%的名额都分给各个初中了,就是想让各个学校的资源能稍微平衡一点,别让好学校把尖子生都掐尖掐走了。
最后给各位家长提个醒,户籍和学籍一定要保持一致,千万别自己想当然,以为政策是那么回事,结果因为“误解政策”导致择校失败,那可真是哭都来不及。政策咱得吃透,孩子上学才能顺顺利利,你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