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站内搜索
- 推荐栏目
-
- 武汉小升初
- 湖北小升初
- 北京小升初
- 天津小升初
- 上海小升初
- 重庆小升初
- 南京小升初
- 杭州小升初
- 合肥小升初
- 福州小升初
- 南昌小升初
- 济南小升初
- 郑州小升初
- 长沙小升初
- 广州小升初
- 兰州小升初
- 成都小升初
- 贵阳小升初
- 昆明小升初
- 西安小升初
- 南宁小升初
- 乌鲁木齐小升初
- 石家庄小升初
- 太原小升初
- 沈阳小升初
- 长春小升初
- 哈尔滨小升初
- 呼和浩特小升初
- 西宁小升初
- 银川小升初
- 海口小升初
- 拉萨小升初
- 河北小升初
- 山西小升初
- 辽宁小升初
- 吉林小升初
- 黑龙江小升初
- 江苏小升初
- 浙江小升初
- 安徽小升初
- 福建小升初
- 江西小升初
- 山东小升初
- 河南小升初
- 湖南小升初
- 广东小升初
- 甘肃小升初
- 四川小升初
- 贵州小升初
- 云南小升初
- 陕西小升初
- 广西小升初
- 新疆小升初
- 内蒙古小升初
- 青海小升初
- 宁夏小升初
- 海南小升初
- 西藏小升初
- 最新问答
-
站内搜索
- 2025年北京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天津各地小升初
- 2025年上海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重庆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深圳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河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石家庄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山西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太原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辽宁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沈阳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吉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长春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黑龙江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哈尔滨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江苏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南京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浙江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杭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安徽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合肥各地小升初
- 2025年福建各地小升初
- 2025年福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江西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南昌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山东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济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河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郑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湖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武汉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湖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长沙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广东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广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海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海口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四川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成都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贵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贵阳各地小升初
- 2025年云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昆明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陕西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西安各地小升初
- 2025年甘肃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兰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青海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西宁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内蒙古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呼和浩特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广西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南宁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西藏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拉萨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宁夏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银川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新疆各地小升初
- 2025年乌鲁木齐各地小升初
各位北京的宝爸宝妈们,你们是不是天天都在为娃上学的事儿头秃啊?今天咱就来唠唠小升初这个让人操碎了心的话题,保证让你听了既想笑又想哭!
嘿,你知道吗?2025年北京小升初报名人数居然降了!这可是近十年头一遭啊,是不是有种“终于熬出头”的错觉?但先别高兴太早,其实啊,这就像夏天的雷阵雨,凉快一会儿,后面可能更热!2024年六年级在校生17万多,比上年少了一丢丢,尤其是海淀区,搞了“阳光招生”,人数降得比较明显,西城、昌平、东城这些区反而还涨了点。不过重点来了,2026年之后,因为2016、2017年那波“猴宝宝”大军,小升初人数又要开始“坐火箭”啦,未来十年,各位家长们,咱们还得继续战斗啊!
说到这人口波动,那可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2016、2017年北京新生儿多到爆,直接导致现在小学高年级的娃乌泱乌泱的。但2023年幼升小人数“咔嚓”一下掉了4万多,这是不是意味着以后小学学位就松快了?想太美!东西海朝这些热门区,该挤还是挤,学位房该贵还是贵,哎,说多了都是泪!而且这升学压力啊,就像击鼓传花,小学高峰过去了,就轮到初中、高中。预计2032年中考人数、2035年高考人数都要冲到顶,到时候普高和本科升学率,想想都头大!小升初现在只是喘口气,马上又要迎接新一波“小高峰”,真的是没完没了!
为了让大家不那么卷,教委也是操碎了心,搞了一堆就近入学的改革,什么“15条禁令”,取消共建生,还有让人又爱又恨的“多校划片”。现在北京小升初就近入学比例已经超过70%了,63.55%的家长表示“还行,能接受”。其中西城区因为教育比较均衡,满意度达到58.7%,而海淀区呢,因为那些牛校不参与大派位,就近入学比例就有点惨不忍睹了,难怪海淀家长个个都是“战斗机”!
那学区房是不是要凉了?其实啊,随着入学人口下降和资源均衡政策推进,那些天价学区房的“神话”可能会慢慢破灭。但是!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的核心区域,家长们的博弈肯定还得继续,毕竟谁不想让娃上个好学校呢?
不过问题还是不少。你看,东西海朝这些热点城区和远郊区县,学位压力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有些家长为了择校,还是会去钻“坑班”、“特长生”这些空子,政策保障入学的渠道有时候也雾里看花,不够透明。还有那个集团化办学,本来是想让好学校带带差学校,结果可能把好生源都吸到主校去了,分校还是老样子,这不白忙活了吗?而且啊,择校的焦虑已经从小升初转移到幼升小了,现在的娃从幼儿园就得开始卷,真是“赢在起跑线,累死在终点线”的节奏!
展望未来十年,小升初的趋势大概是这样婶儿的:短期(2025-2026年)人数降一点,政策重点就先救救急,把现有的学位好好规划规划;中期(2026-2035年)人口高峰又上来了,小升初、中考、高考会一个接一个地“爆仓”,到时候就得赶紧多建点好初中好高中;长期(2035年后)要是新生儿出生率一直低,那义务教育压力就小多了,教育改革就能好好琢磨琢磨怎么提高质量,搞点个性化培养啥的。
最后给点小建议吧。首先,教育资源均衡得再下点猛药,比如让那些大学附中也参与派位,集团化办学的招生机制得规范规范,少来点“条子生”、“点招”这些暗箱操作,让大家都在阳光下竞争,行不?其次,学位供给得跟着人口变动走,热点区域赶紧提前盖学校,老师轮岗、集团化办学这些招儿也得用上,把薄弱学校的质量提上来。最后,升学政策能不能再透明点?“政策保障生”到底啥标准,寄宿生招生别搞那些弯弯绕绕,用信息化手段把入学流程晒出来,让咱们家长明明白白消费,哦不,是明明白白入学!
总之啊,北京小升初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咱们当家长的只能一边吐槽一边加油干!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不是“学位巧克力”,但努力不一定成功,放弃肯定失败,为了娃,冲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