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摇号小升初猫腻

桃酥萝莉 2025-09-04
回答数 1 浏览数 814
首页 > 各地小升初 > 贵阳摇号小升初猫腻

共1个回答

夏熬成一秋 夏熬成一秋
贵阳摇号小升初猫腻

各位贵阳的宝爸宝妈们,你们是不是一到小升初就头大得像个西瓜呀。今天咱们就来唠唠那个让无数家长血压飙升的“贵阳小升初摇号”,它到底公不公平,有没有啥猫腻呢。

其实啊,贵阳搞这个小升初摇号,说白了就是想让入学机会更公平一点,搞个“阳光普照”。就拿2025年来说吧,7月22号那天摇的号,15所学校,2910个学位,那场面,甲秀新闻、贵阳教育微信视频号全程直播,跟看世界杯决赛似的,生怕哪个环节藏着掖着。而且结果下午就能查,这效率,比点外卖还快呢。政策上还说啥“公民同摇”“分区施策”,就是想让电脑随机选,尽量不让人掺和,免得有人走后门,你懂的。

那肯定有家长要问了,这玩意儿看着挺透明,里头会不会有啥“暗箱操作”啊。官方说了,我们可是有“金钟罩铁布衫”的。首先,摇号过程全程录像,跟拍电影似的,有的地方还请家长代表去当“监工”,起始号、间隔号这些关键数字都亮出来给你看,想搞小动作,门儿都没有。贵阳2025年这不也直播了嘛,透明度直接拉满。其次,制度上也卡得死死的,学校不能自己偷偷定规矩,电脑派位要么就近,要么随机,成绩好不好、关系硬不硬,理论上都不好使,简直是“一视同仁,童叟无欺”。

但是呢,民间的声音也不少,各种说法满天飞,听得人云里雾里。有的家长就嘀咕,“为啥摇中的好像都是成绩好的娃?” 这话吧,听着有那么点道理,但你拿出证据来呀。可能人家好学校报名的人本来就多,学霸也扎堆,摇中几个成绩好的,也不能就说是提前筛选了呀,这概率问题,有时候比中彩票还玄乎。还有人传“想进重点班得先交钱培训”,我的天,这要是真的,那学校可就太胆儿肥了,这可不是摇号本身的错,是有人想“钻空子”搞事情。

另外啊,这小升初政策就跟咱们贵阳的天气似的,“一区一规则”,东边日出西边雨,有的家长可能没把自家区的规则吃透,稀里糊涂就觉得不公平,这就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闹的。再说了,学校宿舍够不够住、老师牛不牛,这些客观条件不一样,家长心里那杆秤自然也就歪了,觉得“凭啥他家娃摇到的学校就那么好”。

那咱们到底该咋看待这个摇号呢?我给大伙儿支几招。第一,你得相信这个制度大框架,它就是想通过随机摇号,让那些想走歪门邪道的人没机会,大部分地方操作下来还是挺规矩的。就像之前湛江一中,摇号系统被人搞坏了,人家立马就重新摇,这纠错机制还是挺给力的,说明不是一锤子买卖。第二,别听风就是雨,那些“花钱买学位”“内部有名单”的小道消息,听听就得了,官方咋说才是王道,可别自己吓自己,还到处传,搞得人心惶惶。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不管摇到哪个学校,初中三年,娃的学习习惯才是王道,比如会不会规划时间,爱不爱看书,基础打得牢不牢,这些才是决定未来的关键。家长们与其天天焦虑摇号,不如多花点心思帮娃适应初中生活,那才是“放长线钓大鱼”。

总的来说吧,贵阳小升初摇号这事儿,程序上是想往公平公开上靠的,毕竟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家长们担心有猫腻,也说明大家对教育资源这块“蛋糕”太看重了,谁都想给自家娃多分点。要是真发现啥不对劲的地方,千万别憋着,直接找教育部门反映,他们就是干这个的。说到底,摇号就是现在平衡教育公平和资源分配的一个“大招”,咱们当家长的,还是得理性点,别太钻牛角尖,娃的长远发展比啥都重要,你说对吧。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