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小升初招生办

久而旧之 2025-09-04
回答数 1 浏览数 962
首页 > 各地小升初 > 乌鲁木齐小升初招生办

共1个回答

 嘟嘴 嘟嘴
乌鲁木齐小升初招生办

各位乌鲁木齐的小升初“战斗鸡”爸妈们,大家好啊。最近是不是都在为娃上学的事儿头大,感觉比自己当年高考还紧张?别慌,今天咱就来唠唠乌鲁木齐小升初那些事儿,保证让你秒懂,再也不用到处打听啦。

你知道吗,很多家长都以为小升初有个专门的“招生办”在背后操作,其实啊,在咱们乌鲁木齐,小升初的“大Boss”是市教育局,人家直接统筹所有政策制定、录取组织还有监督工作,根本没有单独的“招生办”这个机构哦,是不是有点意外?具体干活的呢,就是各区(县)的教育局,他们负责辖区内的招生分配、材料审核这些具体事儿,所以有问题直接找对应区的教育局问,保准没错。

好,接下来重点来了,小升初到底咋招生,自家娃符不符合条件,流程是啥样的?这可是咱当爹妈的必修课啊。

先说招生对象和条件,主要分两块:本市常住户籍的娃和随迁子女。

咱先聊聊本市常住户籍的学生。记住一个黄金时间点:入学当年6月1日前,户口必须迁过来,不然可就麻烦啦。分配学区主要看户籍和你家实际住哪儿,这里面门道可不少。

第一种情况,也是最省心的,就是娃的户口跟爸妈(或法定监护人)的房产地址一模一样,而且同一个户口地址,3年内只能有1个娃用这个学区名额,除非你家是多子女,那没问题,国家鼓励嘛。

第二种,如果你家是租房子住的,那租赁合同必须是市房管局认可的,还得有居住证,而且这套房子必须是你家唯一的居住地,想耍小聪明可不行哦。

第三种,没自己的房子,跟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住一起的。这种情况,户口上必须注明“世居”,而且不能有迁入迁出的记录,同时这也得是你家唯一的居住地,简单说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窝”,不然也不算数。

再说说随迁子女,就是户口不在本市的娃。这里有个政策叫“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听着挺绕,其实就是说,你得在这儿住满半年以上,爸妈有合法稳定的工作和住所,然后由区(县)教育局统筹安排学校,国家还是很照顾咱们这些为生活奔波的家庭的。

然后是大家最关心的录取流程和时间节点,这可是比追剧追更新还刺激的事儿。

本市户籍的娃,录取时间是7月29到30日,这两天可得盯紧了。随迁子女和流动人口子女是7月31日。8月1日录取名单就审定了,8月3日会在市教育局网站上公布结果,到时候记得上网查,那心情,跟查高考成绩有一拼!

还有编班原则,现在都是统一电脑派位、均衡编班,保证公平,公办初中一个班计划是50人,不会让你家娃挤得像沙丁鱼罐头。

有几个“红线”大家千万不能碰,也得瞪大眼睛监督。所有学校绝对不能通过考试选拔学生,公办学校更不能看什么竞赛成绩、各种证书,那些都是浮云!还有,严禁学校收订金、发什么预录取通知书,碰到说“重点中学选拔考试”的,那肯定是骗子,赶紧举报,别让他们忽悠了咱辛苦攒下的血汗钱!

最后,给大家支几招咨询和材料准备的小窍门。

咨询渠道嘛,市教育局有招生咨询热线,每年都会公布,比如以前有个2956060,不过最好查最新的。区(县)教育局和学校的电话,市教育局也会提前公布,方便大家“对号入座”地咨询。

材料准备这块,可是“硬件”,缺一不可。

本市户籍有房产的,户口本、父母的房产证(或者购房协议、房产证明),一个都不能少。

本市户籍租房的,户口本、市房管局认可的租赁合同、居住证,这三样是标配。

随迁子女,居住证(必须满半年哦)、父母的就业证明、户口本、租赁合同(或者房产证明),一样都不能马虎。

对了,还有特殊群体的保障。残疾儿童可以通过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或者送教上门等方式上学,一个都不能少。烈士子女、现役军人子女这些优抚对象,按国家规定享受教育优待政策,这是他们应得的荣誉。

总之啊,各位家长,材料一定要提前核对清楚,户籍啊、房产啊这些,别到时候因为信息不符耽误了娃上学,那可就亏大了。有啥不懂的,别自己瞎琢磨,优先联系所在区(县)教育局,他们的解读才是最权威的。祝各位宝爸宝妈都能顺利帮娃“上岸”,开启初中新生活!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