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站内搜索
- 推荐栏目
-
- 武汉小升初
- 湖北小升初
- 北京小升初
- 天津小升初
- 上海小升初
- 重庆小升初
- 南京小升初
- 杭州小升初
- 合肥小升初
- 福州小升初
- 南昌小升初
- 济南小升初
- 郑州小升初
- 长沙小升初
- 广州小升初
- 兰州小升初
- 成都小升初
- 贵阳小升初
- 昆明小升初
- 西安小升初
- 南宁小升初
- 乌鲁木齐小升初
- 石家庄小升初
- 太原小升初
- 沈阳小升初
- 长春小升初
- 哈尔滨小升初
- 呼和浩特小升初
- 西宁小升初
- 银川小升初
- 海口小升初
- 拉萨小升初
- 河北小升初
- 山西小升初
- 辽宁小升初
- 吉林小升初
- 黑龙江小升初
- 江苏小升初
- 浙江小升初
- 安徽小升初
- 福建小升初
- 江西小升初
- 山东小升初
- 河南小升初
- 湖南小升初
- 广东小升初
- 甘肃小升初
- 四川小升初
- 贵州小升初
- 云南小升初
- 陕西小升初
- 广西小升初
- 新疆小升初
- 内蒙古小升初
- 青海小升初
- 宁夏小升初
- 海南小升初
- 西藏小升初
- 最新问答
-
站内搜索
- 2025年北京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天津各地小升初
- 2025年上海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重庆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深圳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河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石家庄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山西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太原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辽宁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沈阳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吉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长春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黑龙江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哈尔滨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江苏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南京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浙江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杭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安徽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合肥各地小升初
- 2025年福建各地小升初
- 2025年福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江西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南昌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山东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济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河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郑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湖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武汉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湖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长沙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广东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广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海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海口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四川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成都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贵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贵阳各地小升初
- 2025年云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昆明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陕西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西安各地小升初
- 2025年甘肃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兰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青海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西宁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内蒙古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呼和浩特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广西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南宁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西藏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拉萨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宁夏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银川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新疆各地小升初
- 2025年乌鲁木齐各地小升初
各位宝爸宝妈们,你们知道吗,最近北京“小升初”的牛娃简历又双叒叕火出圈了,简直看得我下巴都要掉地上了,这哪是小学生简历啊,这分明是“神仙打架”现场嘛。这些简历里的娃,一个个牛得不行,成绩、特长啥的甩我们当年好几条街,也让大伙儿天天讨论,现在的教育到底咋了,是不是卷得太离谱了。
说到这些牛娃简历,那可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恨不得把孩子从出生到现在的光辉事迹全写上。你瞅瞅人家的学业成绩和竞赛奖,数学拿个美国数学大联盟一等奖,英语CAE都快到C1水平了,小托福考个八百多分跟玩似的,语文还能拿个市级二等奖,有些奖的含金量,别说小学生了,中学生大学生看了都得跪。再看艺术体育特长,钢琴中央音乐学院九级,大提琴都在备考八级,声乐网球游泳也是样样精通,更厉害的还有在国际比赛拿冠军的,我这老胳膊老腿的,连小区游泳比赛都没参加过,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还有综合素质和领导力,班长、大队委、合唱团团长,区级三好学生、红领巾奖章拿到手软,这组织能力,我上班这么多年都自愧不如。
那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啊,这背后都是精英教育提前化给闹的。北京好初中就那么几所,竞争那叫一个激烈,家长们只能从娃娃抓起,搞“早规划、强投入”。一年级到三年级就开始抓学习习惯和思维启蒙,到了五六年级就开始冲刺各种竞赛,简直比我们当年高考还拼,都形成固定套路了。当然了,这也离不开家庭资源的支持,家里有钱的才能送孩子参加国际比赛、上高端兴趣班,爸妈文化程度高的,也更懂教育方法,才能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开花。虽然说现在有些地方想弱化简历筛选,但好学校心里还是更喜欢那些学习好、能力强的孩子,所以家长们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给孩子加码。
对于这事儿,大家看法也不一样。有人觉得挺好,说明这些家庭重视孩子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学个棋下个琴啥的,能锻炼专注力、逻辑思维,以后上中学也有优势。但也有人担心,孩子压力太大了,天天被各种班和比赛压着,童年都没了,而且很多家长是盲目跟风,看别人学啥自己孩子也学啥,根本不管孩子喜不喜欢。再说了,家里条件不好的,根本没办法这么培养,这也会让教育不公平的问题更严重。
其实啊,现在也有一些新趋势,很多中学更看重孩子的持续发展潜力,不是光看简历上堆了多少奖。比如下棋这种兴趣班,就能培养专注力和复盘能力,成本不高效果还好,说不定以后会更受欢迎。而且随着“公民同招”“双减”这些政策出来,简历的作用没以前那么大了,但孩子的学科思维和真正的兴趣爱好,还是学校很看重的。
说到底,这些牛娃简历既是精英教育的一个缩影,也反映出我们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升学竞争太激烈这些问题。所以啊,各位家长们,给孩子做规划的时候还是得理性一点,尊重孩子的个性,别盲目跟着别人卷,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健康快乐成长比啥都重要,你们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