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国家政策安徽合肥

把酒临风 2025-09-02
回答数 1 浏览数 732
首页 > 各地小升初 > 小升初国家政策安徽合肥

共1个回答

南风轻语 南风轻语
小升初国家政策安徽合肥

各位合肥宝爸宝妈们,注意啦注意啦!家有小豆包要升初中的,2025年小升初政策这就给你唠明白,保证接地气,听完不迷糊!

你知道吗,今年咱们安徽省和合肥市小升初,最最核心的原则就俩字:免试!就近!简单说就是不用考试,在家门口上学,是不是超给力?不管是公办还是民办学校,招生都得一块儿进行,教育公平这块儿,拿捏得死死的!省教育厅早就放话了:想拿考试成绩、竞赛证书当敲门砖?门儿都没有!民办学校招生也得乖乖听话,统一管理,谁也别想搞特殊!合肥呢,更是把公办和民办的招生流程、范围啥的,都细化到不能再细了,简直是手把手教学啊!

先来说说公办学校,这可是大多数家庭的首选,对吧?

入学条件这块,有个“两个一致”是王道,记好咯!就是娃的户口得跟爸妈(或法定监护人)的户口在一块儿,而且户口上的地址,还得跟家里房产证(得是独立产权哦)上的地址一模一样,满足这俩,妥妥的学区内直接入学,没毛病!

那要是户口和房产没在一块儿咋办?别急,原则上是户口在哪儿,就归哪儿的教育局管。但要是确实有困难,房产所在地也能帮忙统筹安排,是不是还挺人性化?

再说咱们随迁子女的宝爸宝妈,你们最关心的来了!入学主要看啥?居住证!这个得满半年,还得符合就业、住所这些条件。只要材料齐,优先安排公办学校!万一公办学位紧张,政府也会掏钱帮你安排到民办学校,总之不让娃没学上!

还有些特殊群体的娃,政策也给足了关怀。比如说烈士、军人、公安英模、消防救援人员这些英雄的子女,必须优先安排,这是他们应得的荣誉!残疾儿童呢,更是“一人一案”,保证每个娃都有学上。能适应普通教育的,普通学校敞开大门;重度残疾的,老师还会上门送教,真是太暖心了!至于华侨、港澳台胞、外籍人员还有军队转业干部的子女,也都由居住地或安置地的教育局统筹安排,放心吧!

接下来聊聊民办学校,想给娃多一个选择的家长可得竖起耳朵听!

报名录取流程,我给你们扒得明明白白,简直比追剧时间表还准!

6月19日早上9点到20日下午5点,就两天时间,网上报名!记住了,只能选1所民办学校,跟谈恋爱似的,得专一!符合条件的,系统会告诉你“报名成功”,就跟收到录取通知书预演似的!

报完名别撒手不管啊,6月21日得线下资格审核,不过这个得提前网上预约,千万别跑空,不然白折腾!

重头戏来了!6月24到25号,如果报名的人比学校计划招生人数多,那咋办?摇!号!录取!全看运气,拼手气的时候到了!对了,家有双胞胎或者多胞胎的,可以申请作为一个摇号单位,要么一起中,要么一起“谢谢参与”,这波操作是不是很贴心?

民办学校招生还有俩核心要求,记好了,不然白忙活!

第一,“同步招生”!公办民办一个时间启动,都得听审批地教育局的话,谁也别想偷偷提前抢生源!

第二,还是“免试入学”!那些想通过考试、测试、看简历挑学生的,都是耍流氓!收竞赛证书、培训证明?想都别想!学校敢要,你就敢举报!

最后再强调一下全省统一的硬杠杠!

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想组织文化课考试或者测试?门儿都没有!拿学科竞赛、荣誉证书当录取依据?更是想都别想,谁违规谁倒霉!

公办学校想偷偷招学区外的学生?不行!民办学校招生范围也只能在审批地,乡镇的寄宿制学校稍微自由点,可以在县里划个范围。总之,规矩都给你定好了,谁也别想钻空子!

其实啊,今年的政策说到底,就是为了教育公平,让每个娃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条件写得清清楚楚,流程也尽量简化,特殊群体的权益也照顾到了,就是为了让小升初这点事儿,顺顺利利,明明白白!家长们看懂了吗?有啥不清楚的赶紧问教育局,别自己瞎琢磨啦!祝所有小豆包都能顺利升入理想的初中,开启新的学习旅程!

1小时前发布 回复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