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站内搜索
- 推荐栏目
-
- 武汉小升初
- 湖北小升初
- 北京小升初
- 天津小升初
- 上海小升初
- 重庆小升初
- 南京小升初
- 杭州小升初
- 合肥小升初
- 福州小升初
- 南昌小升初
- 济南小升初
- 郑州小升初
- 长沙小升初
- 广州小升初
- 兰州小升初
- 成都小升初
- 贵阳小升初
- 昆明小升初
- 西安小升初
- 南宁小升初
- 乌鲁木齐小升初
- 石家庄小升初
- 太原小升初
- 沈阳小升初
- 长春小升初
- 哈尔滨小升初
- 呼和浩特小升初
- 西宁小升初
- 银川小升初
- 海口小升初
- 拉萨小升初
- 河北小升初
- 山西小升初
- 辽宁小升初
- 吉林小升初
- 黑龙江小升初
- 江苏小升初
- 浙江小升初
- 安徽小升初
- 福建小升初
- 江西小升初
- 山东小升初
- 河南小升初
- 湖南小升初
- 广东小升初
- 甘肃小升初
- 四川小升初
- 贵州小升初
- 云南小升初
- 陕西小升初
- 广西小升初
- 新疆小升初
- 内蒙古小升初
- 青海小升初
- 宁夏小升初
- 海南小升初
- 西藏小升初
- 最新问答
-
站内搜索
- 2025年北京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天津各地小升初
- 2025年上海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重庆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深圳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河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石家庄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山西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太原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辽宁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沈阳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吉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长春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黑龙江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哈尔滨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江苏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南京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浙江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杭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安徽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合肥各地小升初
- 2025年福建各地小升初
- 2025年福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江西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南昌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山东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济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河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郑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湖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武汉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湖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长沙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广东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广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海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海口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四川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成都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贵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贵阳各地小升初
- 2025年云南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昆明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陕西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西安各地小升初
- 2025年甘肃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兰州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青海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西宁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内蒙古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呼和浩特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广西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南宁各地小升初
- 2025年西藏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拉萨各地小升初
- 2025年宁夏各地小升初
- 2025年银川各地小升初
- 2025年新疆各地小升初
- 2025年乌鲁木齐各地小升初
各位北京宝爸宝妈们,你们听说了吗?每年一到四五月份,北京的家长群里就跟炸开锅似的,大家都在讨论那个让人心跳加速的"小升初抽签",官方叫"电脑随机派位",说白了就是摇号上学,这可是咱们北京娃升初中的重头戏之一哦。
这个政策的核心原则就是"免试、按志愿派位录取",意思就是不用考试,全看运气,目的是让教育资源更均衡一点,别让孩子们从小就为了升学卷得太厉害。不管是公办初中还是部分民办初中,只要报名的人比计划招生的人多,那就得靠电脑随机抽,成绩再好、拿再多奖状都没用,全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
那这个摇号到底有啥规矩呢?首先是派位原则,基本是"就近入学",根据户口或者实际住的地方划个片区,电脑把符合条件的学生序号打乱,摇个起始号和间隔号,就跟咱们玩大转盘似的,转着转着录取名单就出来了。然后是志愿填报,家长得在规定时间内,通过那个"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填报志愿,公办学校一般是按片区对口,民办学校就可以跨区报,但也得一起摇号,谁也别想走后门。录取的时候,如果报名的人没超过招生计划,那就皆大欢喜,全都要;要是人多了,那就百分百电脑随机抽,没有什么"优先录取"或者"特长生"的特殊通道,一视同仁,公平得很。
这个摇号流程也挺讲究的。每年4到5月是信息采集时间,家长们得线上或者去学校提交户口、房产、居住证明这些材料,先把入学资格审了。审核通过后就该填志愿了,不同区可能不一样,有的能填好几个平行志愿,有的是顺序志愿。然后等到6到7月,教育部门就会组织电脑派位,还会请家长代表和公证人员看着,现场公布结果,跟开奖似的,比如2024年东城区就有7157个幸运儿"中签"了。最后家长在平台上查到结果,确认录取了就去学校办手续。
摇完号就完事儿了吗?那可不一定。有些学校会搞个分班考试,数学可能还带点奥数的灵活题,语文可能考小古文和阅读,就是为了分重点班和平行班。这时候家长们又开始忙活了,赶紧给孩子报辅导班、刷真题,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是没摇中目标学校,有的家庭可能就"躺平"了,或者考虑走国际教育路线;要是摇中了,那也不能松懈,暑假报个英语冲刺班可能就得花个三万块,后续的学业竞争还得继续投入金钱和精力呢。不过也别太担心,有些学校的重点班是"动态管理"的,这次没进去,以后考试考好了还有机会调进去,不是一锤子买卖。
其实这个政策的目的很明确,2024年北京市教委就说了,严禁用考试成绩、竞赛证书当招生依据,就是想遏制"掐尖招生",让教育更公平。但说实话,家长们对好学校的追求从来没停过,从"小升初"到"中考",焦虑这根弦一直绷着,家里条件好点的,还是会想办法给孩子报各种课外班,做教育规划,希望孩子能更有竞争力。而且数据显示,2025年北京小升初人数是近十年第一次下降,但2026年开始又要大涨了,看来以后升学竞争压力还得加剧啊,各位家长们,任重而道远啊!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这摇号也是,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摇中的是不是你家娃,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咱们能做的就是尽人事,听天命,然后继续陪着孩子一起加油!